三新消毒剂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3-17  

三新消毒剂检测需依据国家卫生标准与行业规范开展系统性评价,核心环节包括有效成分定量分析、微生物杀灭效能验证及毒理安全性评估。重点监测pH值稳定性、腐蚀性指标及环境残留特性,采用色谱分析、生物负载测试等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检测过程严格遵循GB27948-2020等标准体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三新消毒剂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与功能特性双重验证:

有效成分测定:定量分析过氧化氢(H₂O₂)、季铵盐(QACs)、次氯酸钠(NaClO)等活性物质的浓度波动范围

微生物杀灭试验: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等标准菌株的log值衰减测定

稳定性验证:加速老化试验(40℃±2℃/RH75%±5%)与长期稳定性(25℃±2℃/RH60%±10%)双重评估体系

毒理安全测试:急性经口毒性(LD50)、皮肤刺激性(Draize法)、眼黏膜刺激性分级评估

环境兼容性:金属腐蚀速率(碳钢/铜片)、塑料溶胀度(PVC/PE材质)及BOD5/COD生态毒性比值测定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覆盖三类新型消毒制剂:

制剂形态应用场景典型代表
液体消毒剂
食品加工设备消杀

双链季铵盐溶液
固体缓释剂
水处理系统

三氯异氰尿酸钠泡腾片
气雾制剂
物表快速处理

次氯酸微纳米喷雾

检测方法

依据不同检测维度采用标准化操作流程:

色谱分析法

HPLC-UV法测定季铵盐含量(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85:15)

离子色谱法测定次氯酸根浓度(AS11-HC分析柱,淋洗液梯度洗脱)

微生物挑战试验

悬液定量法:菌悬液浓度1×10⁸ CFU/mL接触时间梯度测试

载体浸泡法:不锈钢载体接种生物指示剂(BI)进行D值计算

电化学分析技术

循环伏安法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变化曲线

电化学工作站监测金属腐蚀电流密度(μA/cm²)

检测仪器

关键设备配置满足CNAS认可要求: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HPLC系统:配备DAD检测器与ChemStation工作站,波长精度±1nm

Thermo ICS-5000+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量程0-10000μS/cm,分辨率0.1nS/cm

MBT微生物挑战系统:恒温震荡培养箱(±0.5℃温控)与六级安德森采样器联用装置

Gamry Reference 3000电化学工作站:支持EIS/PDE/Tafel多种测试模式,电流分辨率10fA

Sartorius Cubis II精密天平:量程220g/0.01mg重复性误差≤±0.02mg

Memmert CTC256恒温恒湿箱:温度范围-40℃~100℃,湿度控制精度±2%RH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