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PC)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07  

聚碳酸酯(PC)作为高性能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领域,其质量与安全性需通过系统性检测保障。本文基于国际标准及行业规范,重点解析PC材料的核心检测项目、适用场景、方法原理及仪器配置,涵盖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热学特性及环保指标等关键维度。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物理性能指标

包括拉伸强度(≥60MPa)、弯曲模量(≥2300MPa)、冲击强度(≥60kJ/m²)等力学参数测定;密度(1.20-1.22g/cm³)、透光率(≥88%)、雾度(≤1.5%)等光学特性表征。

化学稳定性分析

涵盖耐酸碱性(5%HCl/NaOH溶液浸泡24h)、耐溶剂性(乙醇/丙酮接触测试)、水解稳定性(85℃/85%RH环境老化)等项目。

热学特性测试

玻璃化转变温度(Tg≥145℃)、热变形温度(1.82MPa载荷下≥132℃)、熔融指数(300℃/1.2kg条件下5-25g/10min)等关键参数。

环保安全指标

双酚A残留量(≤0.6ppm)、VOC释放量(TVOC≤50μg/m³)、重金属含量(铅/镉/汞/铬≤100ppm)等符合RoHS/REACH法规要求。

检测范围

工业级PC材料

涵盖注塑成型板材、挤出薄膜、改性复合材料等形态产品,重点验证长期载荷下的蠕变性能及耐疲劳强度

电子电器组件

包括连接器壳体、绝缘部件等应用场景的耐电弧性(CTI≥250V)、阻燃等级(UL94 V-0/V-2)及介电强度(≥15kV/mm)测试。

汽车零部件

针对车灯罩、仪表盘等部件的耐候性测试:氙灯老化(2000h ΔE≤3)、低温冲击(-40℃×24h无开裂)及耐刮擦性(10N载荷划痕宽度≤200μm)。

医疗器械制品

涉及透析器外壳、手术器械的伽马辐照耐受性(25kGy剂量下黄变指数ΔYI≤5)、生物相容性(ISO 10993细胞毒性≤1级)检测。

食品接触材料

执行FDA 21 CFR 177.1580标准的总迁移量测试(10%乙醇溶液40℃×10天≤10mg/dm²),以及特定迁移物色谱分析。

检测方法

力学性能测试

依据ASTM D638进行拉伸试验(50mm/min速率),ASTM D790测定三点弯曲强度(跨厚比16:1),ISO 180实施悬臂梁冲击试验。

热学分析方法

采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Tg值(升温速率10℃/min),TMA(热机械分析)测量线性膨胀系数(CTE≤65×10⁻⁶/℃)。

光学特性表征

按ASTM D1003使用积分球式雾度计测量透光率与雾度值;分光光度计测定黄色指数YI值(D65光源/10°视角)。

化学分析技术

GC-MS联用系统检测双酚A残留量(检出限0.01ppm),ICP-OES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RSD≤5%)。

检测仪器

力学测试系统

Instron 5969万能材料试验机(载荷精度±0.5%)、Zwick HIT5.5P摆锤冲击仪(能量分辨率0.1J)。

热分析设备组

TA Instruments Q2000 DSC(温度精度±0.1℃)、Netzsch TMA 402 F3 Hyperion(位移分辨率0.1nm)。

光谱分析平台

PerkinElmer Lambda 9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75-3300nm)、Agilent 8890 GC-MS系统(EI源70eV)。

环境模拟装置

Atlas Ci4000氙灯老化箱(辐照度0.55W/m²@340nm)、Binder KBF720恒温恒湿箱(温控精度±0.5℃)。

微观表征仪器

Hitachi SU8010场发射电镜(分辨率1.0nm@15kV)、Bruker ContourGT-K光学轮廓仪(垂直分辨率0.1n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干发帽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