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石子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5  

淮北石子成分检测是评估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岩石颗粒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及矿物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检测涵盖二氧化硅含量、硬度系数、颗粒级配等核心指标,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等标准化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工程适用性。本文依据国家建材检测规范编写,提供专业技术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淮北石子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12项核心指标:

化学成分分析:SiO₂含量测定(占比60-85%)、Al₂O₃(8-15%)、Fe₂O₃(3-8%)、CaO(≤1.5%)、烧失量(≤5%)

物理性能测试:压碎值(≤20%)、表观密度(2600-2800kg/m³)、堆积密度(1400-1700kg/m³)、含泥量(≤1.0%)、针片状颗粒含量(≤10%)

矿物组成分析:石英占比(40-65%)、长石含量(15-30%)、黏土矿物鉴定(高岭石/蒙脱石)

检测范围

本检测标准适用于淮北地区不同产源的建筑用石子:

粒径规格:5-10mm细骨料、10-20mm中粒料、20-40mm粗骨料

岩石类型:花岗岩碎石(占比45%)、石灰岩机制砂(30%)、玄武岩混合料(25%)

工程用途:C30-C50混凝土骨料、路基填筑材料、预制构件原料

特殊样本:风化层石子(深度≤3m)、再生骨料(建筑垃圾转化率≥70%)

检测方法

依据GB/T 14685-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规范执行:

X射线荧光光谱法:采用波长色散型仪器(WDXRF),激发电压50kV,测试时间300s/样本,检出限达0.0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元素时使用火焰原子化器,空气-乙炔火焰温度2300℃,特征谱线范围190-900nm

激光粒度分析法:干法分散系统压力0.2MPa,测量范围0.1-3500μm,重复性误差<1%

岩相显微镜观察:配备偏光系统(10×目镜+40×物镜),薄片厚度30μm,矿物识别准确度≥95%

压碎值试验:标准钢制圆模直径75mm,施加荷载200kN±5kN/min至400kN保持30s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A级精度设备系统:

X射线衍射仪(XRD):Cu靶Kα辐射(λ=1.5406Å),扫描速度4°/min(2θ范围5-70°)

全自动压力试验机:量程3000kN,位移分辨率0.001mm,符合ISO 7500-1校准标准

同步热分析仪(TG-DSC):升温速率10℃/min(室温-1200℃),气氛控制精度±0.1ml/min

三维形貌扫描仪:Z轴分辨率0.1μm,颗粒棱角系数计算误差<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出限达ppt级,同位素比值精度<0.05%RSD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束斑直径1μm,元素面分布分析步长5μm

注: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年检周期不超过12个月。

数据采集严格执行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

引用标准: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文件编号:HBJC-QP-08-2023

典型参数对照表(2023年度样本)

产地区域SiO₂(%)压碎值(%)含泥量(%)
烈山区矿场72.3±1.816.4±0.70.8±0.2
杜集区采石场68.9±2.118.2±1.11.2±0.3
濉溪县加工厂75.6±1.514.8±0.90.5±0.1

质量控制要点:

采样遵循"五点法"布点原则,单批取样量≥80kg

化学分析平行样偏差控制在±5%以内方有效力值判定结论需经三级审核制度确认后方可签发正式报告。

C类样品需进行为期28天的加速风化模拟实验。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纯棉成分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