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袋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7  

塑料包装袋成分检测通过科学分析手段对材料组成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估。核心检测项目包括聚合物基材鉴定、添加剂含量测定、重金属迁移量测试及物理性能验证,需依据GB/T16288、ISO172等标准规范操作流程。重点关注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双酚A等限用物质的痕量检测技术。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塑料包装袋成分检测体系包含基础材料分析与功能性指标验证两大维度。聚合物基材鉴定需明确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主体材料的类型及占比。添加剂检测涵盖抗氧化剂(如BHT、Irganox系列)、光稳定剂(如Tinuvin类)、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定性定量分析。

卫生安全指标重点监测铅、镉、汞等重金属迁移量(依据GB 31604.1-2015),双酚A(BPA)析出浓度(参照GB 9685-2016),以及初级芳香胺(PAA)残留量(按EN 14372标准)。物理性能测试包含厚度偏差(ASTM D6988)、拉伸强度(ISO 527-3)、热封强度(ASTM F88)等机械特性验证。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食品接触级包装(GB 4806.7)、医用灭菌包装(ISO 11607-1)、工业产品防护包装等多场景应用材料。具体涵盖高密度聚乙烯(HDPE)购物袋、低密度聚乙烯(LDPE)保鲜膜、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复合膜等常见品类。

特殊功能性包装需增加专项测试:阻氧性包装执行ASTM D3985透氧率测定;防静电包装依据GB/T 15738进行表面电阻率测试;可降解材料需验证生物分解率(ISO 14855)及崩解性能(GB/T 28206)。

检测方法

聚合物基材鉴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通过特征吸收峰比对标准谱库实现材质鉴别。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用于共混材料的组分解析,可识别含量≥0.1%的共聚物成分。

塑化剂检测执行GB/T 21928-2008标准,采用索氏提取法进行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实现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同步测定。重金属迁移量测试依据GB 31604.1-2015规定条件进行模拟液浸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检出限可达0.01μg/L。

检测仪器

热分析系统配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与热重分析仪(TGA),可测定材料的熔融温度(Tm)、结晶度及热失重曲线。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UTM)满足ASTM D882标准要求,配置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实现拉伸形变的精准测量。

迁移量测试采用全自动迁移池系统,控温精度±0.5℃,支持10%-95%乙醇溶液的梯度模拟测试。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用于快速筛查重金属元素总量,配备硅漂移探测器(SDD)的仪器分辨率≤145eV。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HPLC-QTOF)适用于非目标筛查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