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板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太阳能板检测是评估光伏组件性能与可靠性的核心环节,涵盖电性能参数、材料特性及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指标。专业检测需依据IEC61215、UL1703等国际标准,通过实验室模拟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验证光电转换效率、机械强度及耐候性等参数。本文系统解析检测流程的技术规范与实施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太阳能板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电性能参数: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最大功率点(Pmax)、填充因子(FF)、温度系数

材料特性分析:EVA胶膜交联度、背板透水率、电池片隐裂率、焊带抗拉强度

环境可靠性测试:湿热循环(85℃/85%RH)、紫外老化(15kWh/m²)、盐雾腐蚀(96h)、冰雹冲击(25mm直径)

安全性能评估:绝缘耐压(6000V/1min)、接地连续性(0.1Ω)、防火等级(UL790 Class A)

外观结构检查:玻璃划痕深度≤0.5mm、边框形变度<1.5mm/m、接线盒IP68密封性

检测范围

产品类型 功率段 应用场景 特殊要求
单晶硅PERC组件 400-700W 户用分布式系统 PID衰减率≤5%
多晶硅双玻组件 300-550W 工商业屋顶电站 风载能力≥2400Pa
薄膜型CIGS组件 150-350W BIPV建筑一体化 弱光性能测试(200W/m²)
柔性轻质组件 100-250W 移动能源设备 弯曲半径≥0.5m/100次循环

检测方法

IV曲线测试法


在STC标准条件(25℃,1000W/m²,AM1.5)下使用A级太阳模拟器扫描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数据采集间隔≤10ms

EL成像技术


采用1280×1024像素红外相机(波长900-1700nm)捕捉电池片微裂纹及断栅缺陷,图像分辨率达0.5mm/pixel

湿热循环测试


依据IEC 61215标准执行85℃/85%RH→-40℃的温变循环,单周期时长6小时,累计完成50次循环

机械载荷试验


使用伺服液压系统施加5400Pa均布载荷(正面+背面),保压1小时后测量功率衰减率及结构变形量

光谱响应分析


通过单色仪在300-1200nm波段进行量子效率(QE)扫描,步长5nm,积分时间100ms

检测仪器

PASAN IIIB

光谱匹配度Class A+(±25%),不均匀度<2%,瞬态响应时间10μs

BT Imaging LIS-R1

制冷型InGaAs探测器,量子效率>80%@1500nm,暗电流<100e-/pixel/s

ESPEC PL-3JPH

温控范围-70℃~+180℃,湿度控制精度±2%RH,换气量50m³/min

HIOKI ST5520

输出电压AC 6kV/DC 8kV,漏电流分辨率0.1μA,符合IEC 61180标准

EKO MS-710

波长范围300-1100nm,波长精度±0.3nm,辐照度测量不确定度<1.5%

MTS C45.105

最大加载力50kN,位移分辨率1μm,配备激光位移传感器阵列(16点监测)

关键参数对照表(IEC标准要求)

项目类别 验收标准阈值
A级品 B级品 C级品
功率衰减率(DH2000h) <5% <8% <10%

*注:表格数据引自IEC TS 62804-1:2015修订版第4.3章节要求值。

[实验室操作示例] IV测试流程: 1.校准参考电池至NREL标定值 2.预热太阳模拟器至光谱稳定 3.安装待测组件并恒温至25±1℃ 4.执行三次连续扫描取平均值 5.数据修正至STC条件 6.生成EN50530兼容报告 7.原始数据存档周期≥10年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引用技术条款。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