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E2149抗菌剂活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ASTME2149是针对非溶出型抗菌材料动态接触条件下抗菌活性测定的标准方法。本文围绕该标准的核心要求展开分析,重点阐述测试菌种选择、样品制备规范、振荡接触条件控制及结果计算等关键技术环节,为实验室建立标准化抗菌性能评价体系提供技术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ASTM E2149标准主要评估材料在动态接触条件下的抗菌性能表现。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抗菌效率定量测定:通过计算菌落数对数减少值(Log Reduction)表征材料抗菌活性

接触时间响应曲线:设置30分钟至24小时多时间点测试体系

菌种特异性测试:需覆盖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及真菌类

稳定性测试:评估材料经物理/化学处理后的持久抗菌性能

平行样偏差控制:每组试验需包含≥3个独立重复样本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非溶出型抗菌材料的性能评价:

纺织品类:抗菌纤维织物、医用敷料、卫生纺织品

高分子材料:抗菌塑料制品、橡胶制品、聚合物涂层

硬质表面材料:抗菌陶瓷制品、金属合金表面处理层

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抗菌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涂层

多孔材料:抗菌过滤材料、吸附性载体材料

检测方法

标准方法执行流程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样品预处理:按实际使用条件进行灭菌处理(湿热灭菌/辐照灭菌)

菌悬液制备:使用TSB培养基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浓度1-5×10^8 CFU/mL)

动态接触系统:将0.4g样品与20mL菌悬液置于50mL锥形管中

振荡培养:设置(20±1)℃、(150±10)rpm条件下持续接触(24±0.5)小时

中和处理:加入D/E中和肉汤终止反应(1:10稀释比例)

平板计数:取0.5mL稀释液倾注TSA平板,(37±1)℃培养(48±4)小时

结果计算:按公式R=(Ut - At)/Ut×100%计算抑菌率(R≥70%为有效)

检测仪器

恒温振荡培养箱:温度控制精度±0.5℃,转速波动≤±5rpm

生物安全柜:符合NSF/ANSI 49 Class II A2型标准

自动菌落计数仪:具备≥5MP分辨率及CFU自动识别算法

精密电子天平:量程200g以上,可读性0.0001g

高压蒸汽灭菌器:工作压力≥0.22MPa,温度波动≤±1℃

pH计:测量范围0-14pH,分辨率0.01pH单位

微生物培养箱:温度均匀性≤±0.5℃,CO2浓度控制可选配

移液器系统:涵盖1μL-10mL量程范围,误差≤±1%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