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902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风险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风险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
材料可燃性评估:依据UL 94标准进行垂直/水平燃烧试验,测定塑料件、绝缘材料的燃烧速率、自熄时间及滴落物引燃能力
过载耐受测试:模拟1.5-3倍额定电流持续加载工况,记录关键部件温升曲线及绝缘性能变化
故障电弧分析:通过可控放电装置产生5-20kA瞬态电弧,评估连接器、接线端子的抗电弧侵蚀能力
热失控监测: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追踪锂电池组、功率模块在异常工况下的热扩散特征
机械应力验证�>:执行振动冲击试验后检查内部线路位移量是否导致导体间距缩减至安全阈值以下
环境适应性测试:在温度循环(-40℃~85℃)、湿度交变(20%~95%RH)条件下评估材料老化对防火性能的影响
检测范围
产品类别 | 典型示例 | 风险特征 |
---|---|---|
家用电器类 | 空气炸锅、电热毯、充电器 | 加热元件过热保护失效 PCB板爬电距离不足 |
工业设备类 | 变频器、伺服驱动器、UPS电源 | 功率器件散热设计缺陷 母线排绝缘击穿风险 |
储能系统类 | 锂离子电池组、超级电容器 | 热失控连锁反应 电解液泄漏引燃 |
低压电器类 | 断路器、接触器、接线端子 | 触点粘连引发持续电弧 灭弧室结构失效 |
检测方法
灼热丝试验法(GB/T 5169.10)
将镍铬合金丝加热至550℃-960℃特定温度后接触试样表面30秒,观察是否产生持续火焰及燃烧滴落物
针焰试验法(IEC 60695-11-5)
使用高度12mm±1mm的丁烷火焰对试样施加10秒火源,测定材料自熄时间及炭化蔓延距离
大电流加速老化法(UL 1434)
对连接器施加循环冲击电流(1.5In持续4h + 6In冲击5s),记录接触电阻变化率及温升ΔT值
热箱模拟法(GB/T 2423.2)
将整机置于强制对流试验箱内进行72小时高温运行(Ta=40℃±2℃),监测外壳热点温度分布
有限元热仿真法(IEC TR 63093)
通过ANSYS Icepak建立三维热模型,计算极端工况下关键节点的温度梯度及热应力分布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采集燃烧产物中的CO、HCN等有毒气体浓度数据,评估火灾次生危害等级
检测仪器
CCT-2000型锥形量热仪
测量材料热释放速率(HRR)、总释放热(THR)等核心参数,分辨率达±3%
GW-1200A灼热丝试验装置
温度控制精度±5℃,配备自动计时系统和火焰高度标定装置
TDS-2024四通道示波器
捕捉μs级电弧电压波形变化,分析放电能量及持续时间特征量
FLIR T1020红外热像仪
-20℃~1500℃宽域测温范围,空间分辨率0.68mrad,支持热场动态追踪分析
HALT/HASS综合试验箱
实现三轴随机振动(50Grms)与快速温变(60℃/min)复合应力测试环境构建
Sartorius MA150微量天平
称量精度0.1mg级,用于精确测定材料燃烧质量损失率(MLR)
Tekronix AFG31000函数发生器
输出频率范围1μHz~120MHz,模拟各类异常电压波形注入场景
Cadex C7400电池测试系统
支持四线制内阻测量(精度±0.25%),具备过充/过放保护功能失效模拟模块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皮质真假与羊皮检测
下一篇:乙烯塑料环境应力破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