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ASTMC794密封胶剥离强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ASTM C794标准规定的核心检测项目包含以下四类:
剥离强度测定:量化密封胶与基材界面在特定剥离角度下的抗分离能力
粘结失效模式分析:通过目视或显微观察判定破坏类型(内聚破坏/界面破坏)
位移能力验证:评估接缝位移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环境老化后性能测试:包含湿热循环、紫外辐照等加速老化后的剥离强度保留率
检测范围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涵盖:
材料类型:硅酮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聚硫密封胶等弹性体材料
基材组合:混凝土-金属、玻璃-铝合金、塑料-复合材料等典型建筑接缝体系
应用领域:
建筑幕墙结构性粘结装配系统
道路桥梁伸缩缝密封体系
工业设备防震密封结构
特殊环境适用性验证:高低温(-40℃~80℃)、高湿度(≥95%RH)、盐雾腐蚀等严苛工况
检测方法
标准测试流程包含六个关键阶段:
试样制备
基材表面处理:按SSPC-SP1标准进行溶剂清洗与机械打磨
密封胶注模:控制注胶厚度(12.7±0.5mm)与宽度(25.4±0.5mm)
固化养护:标准条件(23±2℃/50±5%RH)下养护21天
试验条件设定
温度控制:试验箱温度波动度≤±0.5℃
剥离角度:固定180°或可调式夹具设定特定角度
拉伸速率:50mm/min±10%(标准速率)或按特殊要求设定
剥离过程实施
预加载阶段:施加5N初始载荷消除装配间隙
数据采集:记录剥离力-位移曲线至完全分离或达到预设终止条件
异常中断处理:当滑移量超过10%标距时需重新制样测试
数据处理分析
有效数据段选取:剔除前25%和后25%的测试区间数据
特征值计算:取中间50%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剥离强度值
离散度评估:同一批次试样CV值应≤15%方视为有效数据组
失效模式判定
A类失效(粘结破坏):分离界面位于胶层与基材之间
C类失效(内聚破坏):分离界面位于胶层内部
混合型失效(A/C):两种破坏模式共存且任一类型占比≥20%
报告编制规范
必须包含原始力值曲线图及数字化数据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挠性材料胶粘剂T剥离强度检测
下一篇:胶粘剂剥离强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