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EN1279-5中空玻璃组件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EN1279-5标准规定的核心检测项目包含四大类:密封性能测试(初始密封性与长期密封性)、露点测试(水蒸气渗透评估)、气体泄漏率测试(惰性气体保持能力)以及耐久性测试(气候循环与紫外线老化)。其中长期密封性需通过连续28天的恒压试验验证边缘密封系统完整性;气体泄漏率测定需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周期性监测。
附加验证项目涵盖机械强度测试(抗风压变形能力)、热循环试验(-20℃至+50℃交变冲击)以及声学性能验证(隔声量测定)。所有测试均需同步记录试件厚度偏差、间隔条偏移量等几何参数。
检测范围
本标准的适用对象为采用胶接密封工艺生产的建筑用中空玻璃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双层/三层复合结构、充氩气/氪气等惰性气体的节能玻璃、Low-E镀膜中空玻璃及夹层复合中空玻璃。覆盖材料组合包含浮法玻璃、钢化玻璃、夹胶玻璃等基材与铝合金间隔条、TPS热塑性隔条的匹配方案。
适用产品规格要求为:最小单元面积≥0.3㎡且单边长度≥300mm;最大厚度限制≤60mm(含间隔层)。特殊结构需根据附录B进行等效性验证。
检测方法
初始密封性采用压力差法(±15kPa交替加载),通过观察试件形变量判定边缘密封失效阈值;长期密封性试验需在(23±2)℃、(50±5)%RH环境中保持恒定气压28天,记录气压衰减曲线并计算泄漏率。
将试件置于-60℃低温环境持续4小时,使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中空层内表面结露温度。重复三次试验取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采用质谱分析法采集间隔层气体样本,通过氦气示踪法计算年泄漏率。试验条件需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温度梯度10℃/m²·h)。
气候循环包含336次温度交变(-20℃至+50℃),紫外线老化需累计照射1000小时(辐照度0.8W/m²@340nm)。试验后需复测密封性能与露点指标。
检测仪器
配备精密压力控制系统(精度±0.1kPa)、形变测量激光传感器(分辨率0.01mm)及数据采集模块(采样频率≥10Hz)。
采用热电制冷式探头(测量范围-80℃~+20℃),配备真空吸附装置确保接触面贴合度(接触压力≥5N/cm²),系统精度需达±0.5℃。
配置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分辨率≥1amu)、真空泵组(极限真空度≤1×10⁻⁶mbar)及气体采样探针(进样流量控制精度±0.1mL/min)。
包含温湿度交变箱(温度范围-40℃~+80℃,湿度控制精度±3%RH)、氙灯老化箱(光谱匹配度CIE85标准)及振动试验台(频率范围5-2000Hz)。
数字千分尺(精度±0.001mm)、红外热像仪(热灵敏度≤0.03℃)、光学测厚仪(非接触式测量误差≤0.1m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幕墙耐火性能检测
下一篇:门楣过梁CE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