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8  

光度检测是通过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药品安全及工业质量控制等领域。其核心在于精确测量吸光度、透光率等参数,需依据标准方法选择适配仪器并规范操作流程,以确保数据准确性与重现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光度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溶液浓度测定、吸光度分析、透光率计算、色度评估及浊度测定五大类。溶液浓度测定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实现待测物定量分析,例如水质化学需氧量(COD)的快速筛查;吸光度分析用于表征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能力,常见于核酸纯度检测;透光率计算则多应用于光学材料性能评价;色度评估依据国际标准(如铂钴色标法)判定液体色泽等级;浊度测定通过散射光强度反映悬浮颗粒物含量。

特殊场景下需执行复合型检测项目:如药物溶出度测试需同步监测多波长吸光度变化;环境样品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分析常结合显色反应与分光光度法;食品添加剂测定则依赖衍生化处理后的特征光谱识别。

检测范围

在环境监测领域,光度检测覆盖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评估(如六价铬的二苯碳酰二肼法)、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含量测定及土壤有效磷形态分析等场景。食品药品行业应用于维生素含量测定(如维生素B12的540nm比色法)、防腐剂残留量筛查(山梨酸钾的530nm显色反应)及中药材有效成分鉴别。

工业生产中用于染料浓度在线监控、电镀液金属离子平衡分析及半导体材料透光率质检。医学检验方向涵盖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测定(540nm)、尿液胆红素重氮盐比色法等常规生化指标检测。

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依据朗伯-比尔定律建立数学模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区(190-900nm)进行单组分或多组分定量分析。比色法则通过目视或光电比色计比较标准系列与样品的颜色深度实现半定量测定。

荧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受激发后发射荧光的特性进行痕量分析(检出限可达ppb级),适用于多环芳烃等荧光物质的特异性检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则采用空心阴极灯发射特征谱线测定金属元素基态原子吸收强度。

现代联用技术如HPLC-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实现色谱分离与光谱分析的协同作用;显微分光系统可对微区样品(<10μm)进行定位分析。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氘灯/钨灯光源系统、全息光栅单色器(带宽≤2nm)、石英比色皿组件及光电倍增管检测器构成,波长精度需定期校准至±0.5nm以内。荧光分光光度计配备氙灯脉冲光源和双单色器系统(激发/发射独立调控),具备三维光谱扫描功能。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含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原子化器(火焰/石墨炉)及背景校正装置(氘灯或塞曼效应)。在线式过程分析仪集成流动注射系统与光纤探头,实现工业流程实时监控。

仪器性能验证需执行基线稳定性测试(30分钟漂移<0.002A)、波长准确性核查(钬玻璃特征峰校验)及杂散光评估(NaNO2溶液340nm透射比≤0.1%)。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光谱成分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