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拉拔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8  

混凝土拉拔试验是评估结构构件粘结性能与承载能力的关键检测手段。本文从检测项目、适用范围、执行方法及仪器配置四方面系统阐述技术要点,重点解析粘结强度测试、锚固性能验证等核心指标的操作规范与判定依据,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混凝土拉拔试验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检测项目:

粘结强度测试:测定钢筋/锚栓与混凝土基体间的极限粘结应力值

锚固性能验证:评估锚固系统的抗拔承载力及失效模式

界面损伤分析:记录破坏时混凝土表面剥离形态及深度

位移-荷载曲线绘制:建立加载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关系

依据GB/T 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要求,试验需同步记录峰值荷载、残余强度及滑移量等关键参数。对于后锚固构件,应按照JGJ 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进行分级加载测试。

检测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以下工程场景: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中的植筋/锚栓质量验收

桥梁支座锚固系统周期性检查

隧道衬砌支护构件服役性能评估

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可靠性验证

具体涵盖直径8-40mm的带肋钢筋、化学锚栓及机械锚栓等连接件。对于特殊工况(如高温环境、腐蚀介质接触部位),需增加环境模拟条件下的对比试验。

检测方法

1. 试件制备阶段

基体混凝土强度等级应≥C20且龄期超过28天

锚固深度按设计值的1.5倍控制偏差±2mm

加载轴线与试件中心线同轴度误差≤1°

2. 试验操作流程

安装位移传感器:在加载端对称布置2个精度0.001mm的位移计

预加载处理:施加10%预估极限荷载并持荷1分钟消除间隙

分级加载:

0-40%极限荷载阶段:每级增量≤5%且持荷30秒

40-80%阶段:增量调整为3%并持荷60秒

80%后连续加载至破坏

数据采集频率≥10Hz,同步记录荷载-位移曲线

3. 结果处理要求

剔除因偏心加载导致的异常数据(偏差>15%)

有效试件数量≥5组时采用统计分析法确定特征值

破坏模式分类按ETAG 001标准判定为混凝土锥体破坏、混合破坏或钢材屈服三类

检测仪器


润滑保养每月执行
设备类型技术参数校准要求
液压拉拔仪

示值误差±1%FS

周期≤12个月
应变传感器

温度补偿范围-10~50℃

周期≤6个月
数据采集系统

存储容量≥16GB

硬件自检程序每日执行
定位装置

夹持长度可调范围50-300mm

注:现场检测需配备激光测距仪(精度±0.5mm)用于定位复核,裂缝观测仪(放大倍数≥40倍)用于破坏面分析。


重要提示:当出现非典型破坏模式时,应结合X射线断层扫描或超声波探伤进行补充验证。

本文参照ISO 21846:2018《后安装紧固件的抗拉性能测试》及ASTM E488《锚固系统强度测试标准方法》编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