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纺织品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2  

弹性纺织品质量检测需通过标准化流程评估其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特征。核心检测项目包括拉伸强度、弹性回复率及多次形变后的性能衰减分析,需依据ISO13934、ASTMD4964等国际标准执行。重点关注材料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尺寸稳定性与抗疲劳特性,采用高精度电子织物强力机与动态力学分析仪确保数据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弹性纺织品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指标:

拉伸性能:测定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定负荷伸长量,评估材料在单次拉伸下的极限承载能力

弹性回复率:通过10次循环拉伸测试计算永久变形量,要求≥90%回复率(参照GB/T 3923.2)

疲劳耐久性:模拟实际使用场景进行5000次动态拉伸试验(频率2Hz),记录强度衰减曲线

尺寸稳定性:经5次标准水洗(40℃±3℃)后测量经纬向缩率偏差(AATCC 135)

抗撕裂性:采用梯形法测定撕裂强力(ISO 13937-3),重点监控纱线滑移临界值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三类弹性材料:

氨纶混纺体系:含棉/涤/锦纶基材的纬编/经编织物(氨纶含量5-25%)

弹性针织面料:包括单面汗布、双面卫衣布及罗纹组织结构(克重120-350g/m²)

功能性弹性材料:医用压力绷带(20-40mmHg)、运动压缩服(梯度压力设计)及智能温控织物

特殊应用场景需增加环境适应性测试:医疗制品须通过EN 13795生物相容性验证;户外运动面料需满足UV老化500小时色牢度ΔE≤3.0的要求。

检测方法

拉伸性能测试:

试样预处理:温度20℃±2℃,相对湿度65%±4%环境下平衡24小时

夹持距离设定为100mm,拉伸速度100mm/min(GB/T 3923.1)

记录载荷-位移曲线至试样断裂瞬间

弹性回复率测定:

预加张力0.05N/tex平衡试样

施加50%定伸长并保持60秒

卸载后静置180秒测量残余变形量(ASTM D3107)

动态疲劳测试:

建立正弦波加载模式(振幅30%-80%断裂强力)

每1000次循环后停机测量厚度变化(精度±0.01mm)

终止条件为强力衰减≥20%或出现可见结构损伤

水洗尺寸稳定性评估:

配置含ECE标准洗涤剂(4g/L)的溶液

采用转鼓式缩水率试验机(转速40rpm)处理30分钟

悬挂晾干后测量基准标记点间距变化率(JIS L 0217 103法)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 - 型号参数:500N量程/0.5级精度 - 功能模块:配备气动平口夹具(夹持面25×50mm) - 数据采集:1000Hz采样频率的应变规系统

多工位弹性回复率测试仪: - 技术特征:8通道同步测试能力 - 控制精度:位移分辨率0.01mm - 环境模拟:集成温湿度控制舱(范围15-50℃/30-90%RH)

织物疲劳试验系统: - 动态载荷范围:5-200N可编程控制 - 运动机构: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 - 监测系统:在线红外热像仪(测温范围-20~250℃)

全自动缩水率测试平台: - 洗涤单元:符合ISO 6330标准的7.5L不锈钢内筒 - 干燥系统:多模式组合(滚筒烘干/平板熨烫/悬挂风干) - 测量装置:双CCD光学尺(测量精度±0.1mm)

三维表面轮廓仪: - Z轴分辨率:0.1μm - 扫描面积:100×100mm - 分析功能:纱线屈曲波高/表面粗糙度Ra值计算

注: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年度校准,测量不确定度应控制在标准允许值的1/3以内。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