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电缆准确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3  

110kV电缆作为电力传输核心设备,其性能检测直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专业检测需涵盖绝缘电阻、局部放电、介质损耗等关键指标,并严格遵循GB/T12706.4等标准规范。本文系统阐述电缆导体、屏蔽层及外护套的检测要点,重点解析高频电压试验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操作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110kV电缆系统化检测包含六大核心项目:

导体直流电阻测试:测量单位长度导体电阻值,判定导体材料纯度及连接点质量

绝缘电阻试验: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主绝缘层体积电阻

局部放电量测定:在1.7U0工频电压下监测放电量及相位分布

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试:评估绝缘材料极化特性及老化程度

护套耐压试验:施加10kV直流电压持续1分钟检验外护套完整性

金属屏蔽导通性验证:通过微欧计测量屏蔽层环流电阻

检测范围

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全面检测应覆盖以下物理结构及运行参数:

导体系统:铜芯截面积偏差≤3%,绞合节距符合IEC 60228标准

绝缘层缺陷:包括微孔(直径>0.1mm)、杂质(尺寸>0.05mm)及界面突起

半导电层过渡特性:电阻率梯度变化应平缓且连续

金属屏蔽层:铜带搭盖率≥15%,螺旋绕包节距误差<5%

外护套性能:厚度偏差控制在±10%,炭黑含量2.6%-3.0%

附属组件:终端头应力锥电场强度≤3kV/mm,GIS终端界面压力>0.2MPa

检测方法

依据DL/T 1573-2016标准实施分级检测程序:

直流耐压试验:分阶段施加154kV(3U0)直流电压,每级升压时间≥60s

振荡波局部放电定位:采用20-300Hz阻尼振荡波激发局放信号

频域介电谱分析:在0.1mHz-1kHz范围内扫描介质响应特性曲线

X射线数字成像:对电缆终端进行多角度透照(管电压≤160kV)

分布式光纤测温:沿电缆路径布设DTS系统,温度分辨率达0.1℃

超声波导波检测:发射频率30kHz脉冲波识别护套机械损伤

检测仪器

标准配置的仪器设备应满足JJG 1001计量规范要求:

高压电桥系统:测量范围10pC-100nC,带宽100kHz-2MHz

变频串联谐振装置:输出容量≥500kVA,频率调节精度0.1Hz

红外热像仪:热灵敏度<20mK@30℃,空间分辨率1.1mrad

超低频介损测试仪:电压波形畸变率<3%,基波分量>95%

脉冲反射仪:时域反射采样率≥200MS/s,上升时间<1ns

三维电场测绘系统:探头分辨率0.1kV/cm,定位误差<5mm

所有测试数据需同步记录环境温湿度(精度±1℃/±3%RH)、大气压力(±50Pa)及电磁干扰强度(≤40dBμV/m)。关键参数应进行三次重复测量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