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塑料助剂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4  

淮安塑料助剂成分检测聚焦于工业级材料质量控制与合规性验证。通过系统化分析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等关键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含量配比,结合GB/T1040、ISO11358等标准方法体系,实现材料性能评估与有害物质管控双重目标。核心检测指标涵盖迁移率测试、热稳定性验证及环保法规符合性判定。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塑料助剂成分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定量分析(DEHP/DINP/DIDP等)、热稳定剂金属皂类鉴定(钙/锌/钡基复合物)、阻燃剂卤素系及磷氮系物质筛查(TCEP/TCPP/红磷等)、抗氧剂酚类/胺类物质分离测定(BHT/1076/168系列)、润滑剂脂肪酸酰胺类表征(芥酸酰胺/油酸酰胺)以及着色剂重金属迁移量测试(铅/镉/汞/铬)。针对环保合规性专项检测包含REACH法规SVHC物质筛查、RoHS指令六价铬/多溴联苯醚管控及食品接触材料特定迁移量(SML)验证。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PVC加工助剂(ACR/MBS抗冲改性剂)、聚烯烃功能母粒(PE开口剂/PP成核剂)、工程塑料改性添加剂(PC阻燃协效剂/PA抗水解剂)三大体系。具体包括:

加工助剂类:内外润滑剂(石蜡/EBS)、脱模剂(硅酮/脂肪酸酯)

功能改性类:抗静电剂(季铵盐/乙氧基胺)、光稳定剂(HALS/UV吸收剂)

填充增强类:碳酸钙表面处理剂、玻璃纤维偶联剂(硅烷/钛酸酯)

特种功能类:抗菌剂(银离子/三氯生)、导电炭黑分散剂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分析方法体系:初筛阶段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官能团识别;定量分析阶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挥发性组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高分子量添加剂;精密验证阶段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痕量金属检测、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TG-DSC)评估热分解特性。

特定项目执行标准方法包括:ISO 182-1热稳定性动态测试法、GB/T 17338塑料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ASTM D4005塑料中炭黑含量的离心分离法。迁移性测试依据GB 31604.1食品模拟物浸泡法进行全迁移量测定。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专业化分析设备矩阵:

Thermo Fisher ISQ 7000单四极杆气质联用仪:实现0.1ppm级增塑剂定量限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备DAD/PDA双检测器用于抗氧剂分离

PerkinElmer TGA 4000热重分析仪:0.1μg分辨率记录材料热失重曲线

Bruker ALPHA II傅里叶红外光谱仪:4cm-1分辨率完成添加剂指纹图谱采集

Shimadzu EDX-7000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无损筛查重金属元素

Mettler Toledo DMA 861e动态热机械分析仪:评估助剂对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真丝成分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