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化学助剂ZDHC零排放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7  

纺织品化学助剂ZDHC零排放检测依据国际环保标准体系要求,重点监测生产过程中11类受限化学物质残留及排放指标。核心检测项目涵盖重金属、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全氟化合物(PFCs)等高风险物质定量分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精密仪器实现痕量级污染物筛查,确保纺织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符合生态安全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1.1受限物质清单(MRSL)管控物质

依据ZDHCV3.0标准要求定量检测24种禁用溶剂残留量、18类卤代烃化合物总量及16种特定芳香胺衍生物浓度值。重点监控邻苯二甲酸酯(6P)含量≤0.1%、短链氯化石蜡(SCCP)浓度<0.15%等关键限值指标。

1.2废水排放指标

系统监测pH值(6.5-8.5)、化学需氧量(COD≤100mg/L)、生化需氧量(BOD5≤30mg/L)等常规参数。同步测定总氮(TN≤15mg/L)、总磷(TP≤0.5mg/L)及悬浮物(SS≤50mg/L)等生态毒性指标。

1.3挥发性有机物(VOCs)

采用热脱附-GCMS联用技术测定苯系物(苯≤1mg/m、甲苯≤15mg/m)、酯类化合物(总量≤50mg/m)及醛酮类物质(甲醛≤0.5mg/m)的车间空气浓度。

检测范围

2.1纺织助剂本体成分

覆盖前处理剂(退浆剂、精练剂)、染色助剂(匀染剂、固色剂)、后整理剂(柔软剂、防水剂)等8大类功能性化学品。重点分析乳化剂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含量<10ppm、阻燃剂中六溴环十二烷(HBCDD)未检出等技术要求。

2.2生产排放介质

包含工艺废水中的可吸附有机卤素(AOX≤0.5mg/L)、废气中的二噁英类物质(TEQ≤0.1ng/m)及固体废弃物浸出液中的镉(Cd≤0.04mg/L)、铅(Pb≤0.25mg/L)等重金属迁移量。

2.3成品残留物

测定纺织品表面游离甲醛含量(婴幼儿用品≤20mg/kg)、可萃取重金属铅(Pb≤45mg/kg)及有机锡化合物(TBT≤0.5mg/kg)等直接接触性风险物质。

检测方法

3.1色谱分析法

应用GB/T20388-2016标准进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依据ISO18254-1:2016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完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定性定量分析。

3.2光谱分析法

执行GB/T17593-202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23种重金属元素总量;按照ISO17294-2:2016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专项检测汞、砷等挥发性金属形态。

3.3生化分析法

参照HJ828-2017开展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稀释接种法测试;依据ISO11733:2004实施活性污泥呼吸抑制试验评估废水生态毒性。

检测仪器

4.1质谱系统

配备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QqQLC-MS)实现全氟化合物痕量检测(LOD=0.01μg/L);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用于未知物筛查及分子结构解析。

4.2光谱设备

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满足多元素同步测定需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用于有机官能团快速鉴别。

4.3前处理装置

微波消解系统完成纺织品基体中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物的完全分解;全自动固相萃取仪(SPE)保障痕量污染物的高效富集与净化。

4.4环境监测设备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实时监测COD、氨氮等关键指标;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系统精确测定VOCs组分浓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