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纤维复合材料压缩性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7
纤维复合材料因其高比强度、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压缩性能作为关键力学指标直接影响结构安全性,需通过标准化测试评估其极限承载能力与失效模式。本文依据ASTMD3410、ISO14126等国际标准体系,系统解析压缩强度测试的核心要素与技术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纤维复合材料压缩性能检测聚焦于量化材料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特性。核心测试指标包括最大压缩强度(表征材料失效临界应力值)、压缩弹性模量(反映材料刚度特性)、破坏应变(描述材料延展性)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分析(揭示非线性变形行为)。针对层合板结构需额外测定层间剪切强度与屈曲临界载荷值。对于湿热环境服役材料还需评估吸湿率对压缩性能的影响系数及残余强度保留率。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以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为增强体,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等热固性树脂或PEEK等热塑性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体系。涵盖单向预浸料层合板(0轴向)、多向铺层结构(如[0/90]s对称铺层)及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等多种构型样品。根据应用场景差异设定不同测试条件:航空航天领域主承力构件需执行-55℃至150℃宽温域测试;船舶装备重点考核盐雾环境下的性能衰减规律;新能源领域着重验证循环载荷下的疲劳特性。检测方法
ASTMD3410标准采用组合加载夹具法实现纯压缩载荷传递:通过精密加工的楔形夹块与试样端部形成面接触,配合万向节装置消除偏载误差。ISO14126标准推荐使用侧向支撑工装防止试样屈曲失稳,支撑间距按试样厚度进行动态调节。试样制备严格遵循L/d≥4的长细比要求(L为标距长度,d为厚度),端面平行度偏差需控制在0.02mm以内。测试过程中以1mm/min速率加载并实时采集载荷-位移数据,当载荷下降至峰值80%时判定试样失效。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检测
下一篇:塑料抗拉性能标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