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味剂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9  

遮味剂成分检测是评估其安全性与合规性的关键技术环节,需通过精准分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醛类、酯类等核心成分及其潜在有害物质含量。本文基于ISO17025标准体系,系统阐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要点,重点关注痕量污染物识别与稳定性测试等核心指标。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遮味剂成分检测涵盖挥发性有机物(VOCs)总量测定、特征化合物定量分析及有害物质筛查三大维度。核心检测参数包括:醛类(甲醛、乙醛)、酮类(丙酮、环己酮)、酯类(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水平;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残留量;重金属(铅、镉、汞)迁移量;以及pH值、氧化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指标。

针对功能性评价设置气味遮蔽效率测试,通过动态配气系统模拟不同浓度异味源,量化遮味剂的临界作用浓度(CAC)。特殊用途产品需增加微生物限度检测与致敏原筛查(如香豆素、甲基异噻唑啉酮)。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四类遮味剂产品:

日化用品类:空气清新剂、织物除味剂、宠物除臭剂等液态/气雾制剂

工业制品类:塑料加工助剂、橡胶制品掩味剂、涂料除味添加剂

环保材料类:活性炭复合型除味剂、光触媒制剂、生物酶分解剂

食品接触材料类:包装材料用气味阻隔涂层、冷链运输除味片

覆盖形态包括溶液型(水基/溶剂基)、固体缓释型(颗粒/片状)、凝胶型及纳米微胶囊制剂。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依据GB/T32440-2015标准,采用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从40℃至280℃(5℃/min),EI离子源70eV条件下完成VOCs全组分定性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参照ISO17294-2:2016,使用C18反相色谱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体系,紫外检测器波长设定254nm/280nm双通道监测热敏性组分。

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按ASTMD8141-17标准建立密闭顶空平衡系统,80℃恒温30min后进样测定低沸点物质释放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依据GB31604.49-2023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采用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定量限可达0.01μg/kg级重金属检测

检测仪器

设备类型技术参数功能应用
三重四极杆GC-MS/MS质量范围1-1050amu

扫描速度20,000amu/s

痕量VOCs精准定性定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耐压15000psi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高分子量添加剂分析
动态顶空进样器温度控制0.1℃

六通阀无死体积切换

挥发性组分富集采集
微波消解系统40位高通量转子

压力监控精度0.1bar

样品前处理消解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01-3500μm

干湿法双模式

微胶囊粒径分布测定

配套设备包含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符合JJG1036-2008)、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波动度0.5℃)、旋转蒸发浓缩仪等辅助装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