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0  

保健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健康的核心环节。本文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系统阐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关键检测指标的技术要求与执行标准,明确不同剂型产品的取样原则与限量规定,重点解析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法等主流检测技术的操作要点及仪器配置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保健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涵盖三大类核心指标:卫生指示菌、致病性微生物及产毒真菌。卫生指示菌检测包括菌落总数(CFU/g)和大肠菌群(MPN/g)测定,其中菌落总数反映产品整体卫生状况,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示指标执行≤0.92MPN/g的严苛标准。致病菌检测重点监控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5类高风险病原体,采用"零容忍"判定原则。产毒真菌检测主要针对黄曲霉毒素B1等3种真菌毒素建立H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所有形态保健食品:1.液态制剂(口服液、功能饮料)需重点监控生产用水及灌装环节污染;2.固态制剂(胶囊、片剂)应关注原料灭菌工艺验证;3.半固态制剂(膏剂、凝胶)需强化防腐体系有效性评估;4.粉状制剂(蛋白粉、益生菌)须实施芽孢杆菌专项筛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额外增加克罗诺杆菌属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依据GB4789系列标准建立三级检测体系:初级筛查采用快速测试片法实现30分钟现场预判;常规检验执行GB4789.2-2022规定的倾注平板法;阳性样本复核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完成16SrRNA基因测序比对。分子生物学检测严格遵循ISO/TS15216-2:2013标准建立实时荧光PCR方法,针对沙门氏菌inv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

检测仪器

标准化实验室应配置四级生物安全柜(BSC-1300IIA2)、智能恒温培养箱(SPX-250B-III)及全自动菌落计数仪(ProtoCOL3)构成基础检测单元。精密分析需配备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Agilent6470)、脉冲场凝胶电泳系统(CHEFMapperXA)及微生物质谱鉴定仪(VITEKMS)。环境监测须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CLiMETCI-450)实时监控洁净区悬浮粒子浓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