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8793
避雷器耐压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1
检测项目避雷器耐压试验包含以下核心检测项目:工频耐受电压试验:验证避雷器在额定频率下承受短期工频过电压的能力直流参考电压试验:测定1mA直流电流下的临界动作电压值局部放电量测试:评估绝缘结构内部缺陷导致的局部放电水平冲击电流耐受试验:模拟雷电冲击条件下的能量吸收能力持续运行电压试验:检验长期工作电压下的热稳定性检测范围本试验适用于以下类型避雷器的型式试验与验收检测: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直流输电系统用复合外套避雷器电站型、配电型及线路型避雷装置额定电压等级6kV~1000kV的各类避雷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避雷器耐压试验包含以下核心检测项目:
-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验证避雷器在额定频率下承受短期工频过电压的能力
-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测定1mA直流电流下的临界动作电压值
- 局部放电量测试:评估绝缘结构内部缺陷导致的局部放电水平
- 冲击电流耐受试验:模拟雷电冲击条件下的能量吸收能力
- 持续运行电压试验:检验长期工作电压下的热稳定性
检测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以下类型避雷器的型式试验与验收检测:
- 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
- 直流输电系统用复合外套避雷器
- 电站型、配电型及线路型避雷装置
- 额定电压等级6kV~1000kV的各类避雷设备
- 特殊环境用高海拔型、防污型避雷器
检测方法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方法
采用工频高压发生器对试品施加规定倍数的额定电压(通常为1.2~1.5Ur),维持603s持续时间。试验过程中需满足:
1.电压波形总谐波畸变率≤3%
2.升压速率控制在1kV/s~3kV/s
3.实时监测泄漏电流变化率≤5μA/s
4.试品表面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15K
直流参考电压测试流程
- 预调节阶段:对试品施加0.75倍预期U1mA电压30s
- 阶梯升压法:以5%U1mA/s速率递增至泄漏电流达到1mA0.05mA
- 数据采集:记录稳定状态下的电压示值(采样频率≥100Hz)
- 结果判定:三次测量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5%
局部放电量测量规范
依据GB/T7354-2018采用脉冲电流法进行测量:
-背景噪声水平≤5pC
-校准脉冲上升时间≤60ns
-测量带宽100kHz~1MHz
-施加电压为1.05Ur/√3时放电量应≤10pC
检测仪器
波形畸变率≤1%
稳定度1%
频带宽度20kHz-1MHz
仪器校准要求:
所有测量设备须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进行年度校准,其中高压分压器的比例误差应≤1%,电流互感器的角差≤10′。现场测试时需使用标准球隙装置进行电压波形验证。
安全防护措施
- 试验区设置双重物理隔离屏障(防护网+警示标识)
- 高压引线采用Φ≥25mm铜芯屏蔽电缆连接
-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0.5Ω(独立接地极)
- 操作人员须穿戴10kV绝缘靴及防护手套组套
数据记录规范
- 原始记录应包含环境温湿度(205℃,RH≤75%)
结果判定准则:
试品通过耐压试验需同时满足:无可见闪络或击穿现象;泄漏电流增量ΔI≤10%;局部放电量未出现阶跃式增长;红外图谱无异常热点分布。典型失效模式分析表
失效现象 可能原因分析 工频击穿放电 阀片老化/密封失效导致受潮 U1mA超标 配方工艺偏差/烧结温度异常 局放量突增 内部气隙缺陷/装配应力损伤 温升异常 均流结构失效/散热通道阻塞 泄漏电流波动 表面污秽积聚/均压环位移 *注:本表仅列举常见失效类型及初步诊断方向,具体失效分析需结合解体检查与材料成分检测。
<h3》国际标准对比分析》<ul》<li》IEC60099-4规定冲击电流耐受次数比国标多2次》<li》IEEEC62.11要求更高海拔修正系数(>1000m时K=1.13)》<li》EN60099-4对陡波前冲击试验有附加要求》<li》JISC3701规定更严格的湿度控制范围(RH45%~55%)》<ul》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直流耐压测试全面检测
下一篇:钢网架质量全面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