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拉伸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1  

检测项目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泊松比、应力-应变曲线、断裂韧性、层间剪切强度、纤维体积含量、基体固化度、界面结合强度、横向拉伸性能、纵向压缩性能、热膨胀系数匹配性、湿热老化后强度保留率、循环载荷疲劳特性、缺口敏感度、蠕变性能、应变速率敏感性、各向异性系数、残余应力分布、纤维取向度评价、孔隙率影响分析、损伤容限评估、裂纹扩展速率测定、非线性变形行为研究、温度梯度下力学响应、振动环境耦合效应测试、电磁场干扰下性能稳定性验证检测范围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预浸料层压板、玻璃纤维/聚酯树脂模压件、芳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泊松比、应力-应变曲线、断裂韧性、层间剪切强度、纤维体积含量、基体固化度、界面结合强度、横向拉伸性能、纵向压缩性能、热膨胀系数匹配性、湿热老化后强度保留率、循环载荷疲劳特性、缺口敏感度、蠕变性能、应变速率敏感性、各向异性系数、残余应力分布、纤维取向度评价、孔隙率影响分析、损伤容限评估、裂纹扩展速率测定、非线性变形行为研究、温度梯度下力学响应、振动环境耦合效应测试、电磁场干扰下性能稳定性验证

检测范围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预浸料层压板、玻璃纤维/聚酯树脂模压件、芳纶蜂窝夹芯结构件、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叶片、金属基复合材料刹车盘片、碳/碳复合材料高温结构件、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构件、聚乙烯纤维防弹层合板、石墨烯改性聚合物薄膜材料、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连接件、纳米粘土增强橡胶密封件、木质纤维/PLA生物基复合材料板材、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铸造件、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轴承套圈、钛合金/碳化硅纤维航空发动机叶片预成型体

检测方法

ASTMD3039:通过万能试验机对矩形试样施加轴向载荷,记录载荷-位移曲线计算拉伸强度与模量;ISO527-5:采用各向异性材料专用夹具系统测定多向铺层复合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力学参数;EN2561:使用应变片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同步采集全场应变分布;GB/T3354:规定单向纤维增强塑料纵向拉伸性能的标准试样制备与数据处理方法;JISK7054:采用三点弯曲法间接推算薄板材料的等效拉伸特性;ASTMD3518:通过45偏轴拉伸试验测定面内剪切性能;ISO14129:利用十字形试样评估多向层合板的双轴拉伸行为;GB/T1447:规定高温环境箱配合引伸计进行热-力耦合测试的规范流程;ASTMD7291:采用数字图像分析系统实时监测裂纹萌生与扩展过程;EN6033:通过阶梯式加载法研究蠕变变形的时间依存性规律

检测标准

ASTMD3039/D3039M-17《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ISO527-5:2009《塑料拉伸性能测定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GB/T3354-2014《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JISK7054:200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试验方法》、EN2561:1995《碳纤维增强塑料单向层压板拉伸性能的测定》、ASTMD3518/D3518M-13《聚合物基质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响应的45层合板拉伸试验标准实施规程》、ISO14129:1997《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用双轴试验方法测定表观面内剪切应力/剪切应变响应》、GB/T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ASTMD7291-07(2015)《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法测量表面应变的标准实施规程》、EN6033:2015《航空航天系列碳纤维预浸料单向层压板拉伸试验》

检测仪器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载荷范围100N-1000kN,配备高精度测力传感器与位移编码器)、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采用CCD相机实现全场应变测量精度0.05%)、环境试验箱(温控范围-70℃~350℃,湿度控制精度3%RH)、红外热像仪(空间分辨率0.1mK用于监测变形热效应)、声发射检测系统(16通道阵列定位损伤源位置误差≤2m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表面形貌重建精度0.01μm)、动态力学分析仪(频率范围0.001-100Hz研究粘弹性行为)、X射线断层扫描系统(微米级孔隙缺陷三维成像)、数字图像相关系统(亚像素算法实现全场位移测量)、高频疲劳试验机(最大频率300Hz完成107次循环加载)、原位加载显微观测平台(同步进行力学加载与微观结构观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