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粘结强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3  

检测项目拉伸粘结强度、剪切粘结强度、剥离强度、界面结合力、附着力等级评定、湿态粘结强度、热循环后粘结性能、冻融循环后附着力、盐雾腐蚀后结合力、紫外线老化后粘结稳定性、化学介质浸泡后结合性能、动态载荷下粘结耐久性、涂层内聚力测试、基材表面处理等级验证、涂层厚度对粘结影响评估、多涂层体系层间结合力测试、高温持久粘结性能、低温脆性断裂阈值测定、交变温湿度环境适应性测试、冲击后残余粘结强度评估、振动疲劳试验后结合性能测试、加速老化模拟试验、实际服役环境模拟测试检测范围建筑外墙乳胶漆体系、钢结构防腐底漆-中间漆-面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拉伸粘结强度、剪切粘结强度、剥离强度、界面结合力、附着力等级评定、湿态粘结强度、热循环后粘结性能、冻融循环后附着力、盐雾腐蚀后结合力、紫外线老化后粘结稳定性、化学介质浸泡后结合性能、动态载荷下粘结耐久性、涂层内聚力测试、基材表面处理等级验证、涂层厚度对粘结影响评估、多涂层体系层间结合力测试、高温持久粘结性能、低温脆性断裂阈值测定、交变温湿度环境适应性测试、冲击后残余粘结强度评估、振动疲劳试验后结合性能测试、加速老化模拟试验、实际服役环境模拟测试

检测范围

建筑外墙乳胶漆体系、钢结构防腐底漆-中间漆-面漆复合涂层体系

检测方法

拉伸试验法(ASTMD4541):通过液压或机械加载系统测定垂直方向最大拉伸力
剪切试验法(ISO4624):采用双面剪切夹具测量平行于基面的破坏应力
划格法(GB/T9286):用标准刀具在涂层表面制作网格评估附着力等级
拉开法(GB/T5210):使用专用胶粘剂将拉拔头固定在涂层表面进行破坏性测试
超声波脉冲反射法(ASTMD6132):通过声波在界面处的反射特性判断结合质量
三点弯曲法(ISO1519):评估涂层在基材变形时的抗剥离能力
水煮法(JISK5600):试样沸水处理后进行划格试验验证湿热环境稳定性
楔形加载法(ASTMD3762):通过持续施加楔形载荷测定裂纹扩展临界值
压痕硬度法(ISO14577):结合纳米压痕技术分析界面力学性能梯度分布
声发射监测法(ASTME1106):实时采集加载过程中的声波信号识别微观失效过程

检测标准

ASTMD4541-22《便携式附着力测试仪测定涂层拉脱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4624:201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ASTMD7234-12(2020)《用便携式拉脱试验仪测定涂层附着力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16276-1:2007《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腐蚀防护—涂层粘附/凝聚(断裂应力)的评定》
GB/T30789.4-2015《色漆和清漆耐液体性的测定第4部分:点滴法》
ASTMD2197-16《有机涂层抗循环腐蚀的标准试验方法》
EN1542:1999《结构胶粘剂.混凝土表面拉伸粘合强度的测定》
JISK6854-2:1999《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AS/NZS1580.481.5:2014《油漆材料试验方法第481.5部分:附着力—横切试验》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10kN载荷传感器及环境箱,可执行-70℃~300℃温控测试
自动划格测试仪:集成6刃/11刃刀组及光学观测系统,符合ISO2409精度要求
超声波测厚仪:采用脉冲回波技术测量多层涂层厚度梯度分布
恒温恒湿盐雾箱:满足NSS/CASS循环腐蚀试验条件控制
红外热像仪:用于界面缺陷无损检测的热传导特性分析
动态机械分析仪(DMA):研究温度-频率耦合作用下的粘弹性行为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现断裂面三维形貌重构与失效模式分析
振动台系统:模拟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的机械振动环境影响
氙灯老化:提供符合SAEJ2527光谱的加速光老化环境
数字图像相关系统(DIC):全场应变测量分析界面应力分布特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