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3-04-29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在光纤检测试验过程中取得了大量的实测技术经验,光纤检测的检测项目涉及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可靠性能等多个类别。参考按照有关检验标准中的测试方法,拟定测试方案,并依据测试结果出具光纤检测报告。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测试项目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光纤几何尺寸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光纤几何参数 GB/T 15972.20-2008 IEC 60793-1-20:2001
光纤几何尺寸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光纤几何参数 IEC 60793-1-20:2014
长度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GB/T 15972.22-2008 IEC 60793-1-22:2001
抗张强度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31部分:机械性能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抗张强度 GB/T 15972.31-2008 IEC 60793-1-31:2001
抗张强度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31部分:机械性能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抗张强度 IEC 60793-1-31:2010
涂覆层可剥性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32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涂覆层可剥性 GB/T 15972.32-2008 IEC 60793-1-32:2001
涂覆层可剥性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32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涂覆层可剥性 IEC 60793-1-32:2010
应力腐蚀敏感性项目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33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应力腐蚀敏感性参数 GB/T 15972.33-2008 IEC 60793-1-33:2001
应力腐蚀敏感性项目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33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应力腐蚀敏感性参数 IEC 60793-1-33:2017
衰减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衰减 GB/T 15972.40-2008 IEC 60793-1-40:2001
截止波长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截止波长 GB/T 15972.44-2008 IEC 60793-1-44:2001
截止波长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截止波长 GB/T 15972.44-2017 IEC 60793-1-44:2011
波长色散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2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波长色散 GB/T 15972.42-2008 IEC 60793-1-42:2001
波长色散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2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波长色散 IEC 60793-1-42:2013
模场直径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模场直径 GB/T 15972.45-2008 IEC 60793-1-45:2001
模场直径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模场直径 IEC 60793-1-45:2017
透光率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6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透光率变化 GB/T 15972.46-2008 IEC 60793-1-46:2001
宏弯损耗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7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宏弯损耗 GB/T 15972.47-2008 IEC 60793-1-47:2001
宏弯损耗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7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宏弯损耗 IEC 60793-1-47:2009
宏弯损耗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7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宏弯损耗 IEC 60793-1-47:2017
恒定湿热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50部分:环境性能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恒定湿热 GB/T 15972.50-2008 IEC 60793-1-50:2001
恒定湿热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50部分:环境性能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恒定湿热 IEC 60793-1-50:2014
干热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51部分: 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干热 GB/T 15972.51-2008 IEC 60793-1-51:2001
干热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51部分: 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干热 IEC 60793-1-51:2014
温度循环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52部分:环境性能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温度循环 GB/T 15972.52-2008 IEC 60793-1-52:2001
温度循环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52部分:环境性能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温度循环 IEC 60793-1-52:2014
浸水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53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浸水 GB/T 15972.53-2008 IEC 60793-1-53:2001
浸水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53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浸水 IEC 60793-1-53:2014
偏振模色散 光纤- 第1-48部分:测量方法和测试步骤-偏振模色散 IEC 60793-1-48:2007
偏振模色散 光纤- 第1-48部分:测量方法和测试步骤-偏振模色散 IEC 60793-1-48:2017
偏振模色散 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试验方法 GB/T 18900-2002
部分项目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光缆结构完整性及外观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2
扁平形单元纤带光缆护套宽度和高度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表2
光缆长度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3
光纤尺寸参数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1.1,4.4.1.3
光纤带结构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2.2
单模光纤模场直径和截止波长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1.1
衰减系数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1.4
热老化前后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表4
热收缩率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表4
耐热冲击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表4
高温压力下变形率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表4
耐环境应力开裂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表4
拉伸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3
压扁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3
冲击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4
反复弯曲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4
扭转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5
曲挠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5
卷绕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6
衰减温度特性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4.2
腐蚀性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4.3
低温下卷绕性能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4.4.4.4
标志的完整性和可识别性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7
标志的牢固性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5.3.1
计米标志误差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5.3.2
包装 室内光缆系列 第5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258.5-2005(2011) 7
全部项目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外观和尺寸检查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7.1
机械破坏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6.2.1
光测下张力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6.2.2
垂直载荷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6.6.1
转向角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6.6.2
握力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6.7
短路电流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6.8
微风振动疲劳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6.3
舞动疲劳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13 6.4
全部项目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导体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3.2.2
绝缘和非金属护套厚度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3.2.3
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3.2.4
OPLC外径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3.2.5
绝缘线芯识别色谱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3.2
光纤识别色谱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3.2,10.3.3
松套管识别色谱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3.2,10.3.3
标志的完整性及可识别性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8.1,8.2
交货长度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9
衰减系数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2.4
模场直径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7.3
截止波长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7.4
宏弯敏感性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7.5
包层直径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7.2
包层不圆度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7.2
同心度误差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7.2
绝缘和护套非电气性能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4
导体电阻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2.2
绝缘电阻常数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3.2,10.4.3.3
电压试验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2.3
4h电压试验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3.4
拉伸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5.2
压扁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5.3
冲击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5.4
弯曲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5.5
衰减温度特性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6.2
耐热特性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6.3
渗水性能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3.4
有填充的光单元复合物滴流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6.4
燃烧性能 额定电压1kV(Um=1.2 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GB/T 29839-2013 10.4.6.5
部分项目 接入网用50/125μ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 ITU-T G.651.1-2007 +A1:2008
包层直径 接入网用50/125μ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 ITU-T G.651.1-2007 +A1:2008 5.1
纤芯直径 接入网用50/125μ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 ITU-T G.651.1-2007 +A1:2008 5.2
芯包同心度误差 接入网用50/125μ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 ITU-T G.651.1-2007 +A1:2008 5.3
不圆度 接入网用50/125μ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 ITU-T G.651.1-2007 +A1:2008 5.4
宏弯损耗 接入网用50/125μ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 ITU-T G.651.1-2007 +A1:2008 5.6
色散系数 接入网用50/125μ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 ITU-T G.651.1-2007 +A1:2008 5.10
衰减系数 接入网用50/125μ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 ITU-T G.651.1-2007 +A1:2008 6.1
部分项目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模场直径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6.1
包层直径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6.2
芯包同心度误差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6.3
模场不圆度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6.4.1
包层不圆度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6.4.2
截止波长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6.5
宏弯损耗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6.6
色散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6.10
衰减系数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7.1
偏振模色散 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2-2016 7.2
部分项目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模场直径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5.1
包层直径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5.2
芯包同心度误差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5.3
模场不圆度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5.4.1
包层不圆度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5.4.2
截止波长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5.5
宏弯损耗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5.6
色散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5.10
衰减系数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6.1
偏振模色散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5-2009 6.2
部分项目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模场直径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6.1
包层直径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6.2
芯包同心度误差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6.3
模场不圆度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6.4.1
包层不圆度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6.4.2
截止波长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6.5
宏弯损耗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6.6
色散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6.10
衰减系数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7.1
偏振模色散 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2016 7.2
部分项目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包层直径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1A,A2
芯直径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1A,A2
包层不圆度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1A,A2
芯不圆度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1A,A2
芯/包同心度误差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1A,A2
涂覆层直径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3,A4
涂覆层不圆度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3,A4
包层/涂覆层同心度误差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3
光纤长度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5,A6,A7,C1C
抗张强度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A5,A6,A7,C1C
涂覆层剥离力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B6
动态疲劳参数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B7A,B7B
衰减系数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C1A,C1B,C1C
色散特性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C5A,C5B,C5C
光传输数衰减变化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C10A,C10B
光纤衰减的不连续性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C1C
宏弯损耗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C11
湿热性能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C11
干热性能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C11
衰减温度特性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D1
浸水性能 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2357.1-2015 D1
部分项目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弹性模量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6.3
线膨胀系数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6.3
抗拉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6.3.1
应力应变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6.3.2
风激振动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D
舞动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E
滑轮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B
直流电阻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6.5
渗水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F5
温度循环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7424.4-2003 6.4.1
部分项目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外观和结构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5.1
光纤识别色谱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5.2.1.3
不锈钢管识别色谱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5.2.2
OPGW绞合节距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5.3.2
OPGW外径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2
光纤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1.1
截止波长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1.2
衰减系数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1.3.1
衰减均匀性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1.3.2
波长附加衰减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1.3.3
色散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1.4
OPGW长度检查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6
抗拉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3.1
应力应变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3.2
滑轮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3.3
风激振动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3.4
舞动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3.5
短路电流容量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4.1
直流电阻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4.3
温度循环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5.1
滴流性能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5.2
渗水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7.5.3
部分项目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外观和结构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5.1
光纤识别色谱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5.2.2.3
不锈钢管识别色谱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5.2.3
OPGW绞合节距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5.3.3
OPGW外径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2
光纤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1.1
截止波长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1.2
衰减系数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1.3.1
衰减均匀性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1.3.2
波长附加衰减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1.3.3
色散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1.4
OPGW长度检查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6
抗拉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3.1
拉伸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3.2
应力应变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3.3
滑轮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3.4
压扁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3.5
弯曲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3.6
扭转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3.7
风激振动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3.8
舞动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3.9
短路电流容量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4.1
直流电阻试验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4.3
温度循环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5.1
滴流性能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5.2
渗水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16 7.5.3
部分项目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外观和结构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5.1
光纤识别色谱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5.2.1.3
不锈钢管识别色谱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5.1.2
OPGW绞合节距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5.3.2
OPGW外径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2
光纤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1.1
截止波长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1.2
衰减系数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1.3.1
衰减均匀性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1.3.2
色散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1.4
绞合前单线性能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5.3
OPGW长度检查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3.4
应力应变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3.2
应变限量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3.3
极限拉伸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3.4
压扁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3.5
弯曲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8.6.7
扭转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8.6.8
滑轮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8.6.9
风激振动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8.6.10
舞动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8.6.11
渗水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5.1
直流电阻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4.3
温度循环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5.3
滴流性能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5.2
盐雾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JB/T 8999-2014 7.5.4
全部项目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渗水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1
复合物滴流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2
短路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3
微风振动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4
舞动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5
过滑轮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6
压扁和冲击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7
蠕变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8
光纤应变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9
应变率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10
应力应变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11
光缆截止波长(单模光纤)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12
温度循环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1.1.13
波长附加衰减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2.1.1
水峰衰减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2.1.2
光纤弯曲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2.1.3
光纤温度循环 IEEE用于电气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标准 IEEE Std 1138-1994(R2002) 5.2.1.4
部分项目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OPGW长度检查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1.4
应力应变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1.2
应变限量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1.3
极限拉伸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1.4
压扁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2.2
弯曲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2.3
扭转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2.4
滑轮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2.1
舞动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3.2
风激振动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3.1
渗水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3.5
短路电流容量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3.3
温度循环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3.7
滴流性能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3.6
盐雾 电力事业用电线的复合光纤架空地线的建造标准 IEEE 1138-2009 6.4.3.8
全部项目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外观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6
光学性能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8
密封性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9
再封装性能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10
拉伸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11.2
压扁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11.3
冲击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11.4
弯曲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11.5
扭转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11.6
温度循环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12.1
持续高温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12.2
振动 光缆接头盒 第2部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接头盒 YD/T 814.2-2005(2017) 5.12.3
光纤收发器组成及功能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5
光纤收发器组成及功能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17 5.3
以太网电接口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1
以太网电接口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17 5.2
以太网光接口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2
以太网光接口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17 5.1
吞吐量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3.1
吞吐量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17 5.4.1
帧丢失率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3.2
帧丢失率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17 5.4.2
时延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3.3
时延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17 5.4.3
背靠背缓冲能力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3.4
背靠背缓冲能力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17 5.4.4
网管功能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4
网管功能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17 5.6
电气安全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5
电气安全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17 5.5
环境要求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6
防尘要求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7
电磁兼容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8
防雷击能力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9
电源与接地 光纤收发器技术要求 YD/T 1528-2016 6.10
全部参数 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 YY 0758-2009
制造商应提供的产品信息 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 YY 0758-2009 4.1
尺寸 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 YY 0758-2009 4.2
光学性能 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 YY 0758-2009 4.3
机械性能 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 YY 0758-2009 4.4
外观要求 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 YY 0758-2009 4.5
环氧乙烷残留量 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 YY 0758-2009 4.6
无菌 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 YY 0758-2009 4.7
生物相容性 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 YY 0758-2009 4.8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光缆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