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4321
印刷薄膜附着力冲击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0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冲击附着力:评估印刷薄膜在冲击载荷下与基材的结合强度,采用规定质量的重锤从特定高度落下冲击试样,记录薄膜剥离面积,参数包括冲击能量(0.5~5J)、剥离面积百分比(≤5%为合格)。
落锤冲击强度:测定印刷薄膜抵抗落锤冲击破坏的能力,使用落锤试验机,重锤质量1~5kg,下落高度0.1~1m,记录试样破坏时的冲击能量(≥2J)。
交叉切割附着力:通过在薄膜表面切割交叉格,用胶带剥离后检查格内薄膜残留情况,参数包括切割间距(1~2mm)、胶带粘附力(≥5N/25mm)、残留格数(≥95%为合格)。
动态冲击剥离力:测量薄膜在动态冲击过程中的剥离力,采用冲击剥离试验机,冲击速度1~5m/s,记录最大剥离力(≥10N)。
低温冲击附着力:模拟低温环境下的冲击性能,试验温度-20~0℃,冲击能量1~3J,检查薄膜是否剥离(剥离面积≤3%)。
热老化后冲击附着力:评估热老化后的结合强度,试样经80℃×168h老化后,进行冲击试验,剥离面积≤8%。
耐湿冲击附着力:模拟高湿度环境,试样经40℃×90%RH×24h处理后,冲击能量2J,剥离面积≤6%。
冲击后残留附着力:测定冲击后剩余的结合强度,采用拉脱法,拉力速度10mm/min,记录残留附着力(≥5N/cm)。
冲击失效模式分析:观察冲击后薄膜的失效类型,如界面剥离、薄膜断裂、基材破坏等,参数包括失效模式分类(界面失效、cohesive失效、adhesive失效)。
重复冲击耐久性:进行多次冲击试验,记录薄膜出现剥离的次数,参数包括冲击次数(≥10次)、每次冲击能量(1J)。
检测范围
食品包装印刷薄膜:如聚酯(PET)、聚乙烯(PE)印刷薄膜,用于食品包装的质量控制,确保运输过程中印刷层不脱落污染食品。
药品包装印刷薄膜:如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印刷薄膜,要求高附着力防止印刷层脱落混入药品,符合医药包装卫生标准。
化妆品包装印刷薄膜:如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印刷薄膜,用于化妆品瓶标签,需抵抗摩擦、冲击及化妆品成分腐蚀,保持印刷清晰。
电子产品包装印刷薄膜:如防静电印刷薄膜,用于电子元件包装,防止静电损坏元件同时保证印刷层与薄膜结合牢固。
农业用印刷薄膜:如棚膜、地膜的印刷层,需抵抗紫外线、风雨及农业化学品侵蚀,保持长期使用后印刷层不脱落。
工业包装印刷薄膜:如重型包装用编织袋印刷薄膜,要求高冲击强度,防止搬运、堆叠过程中印刷层脱落影响标识识别。
标签印刷薄膜:如不干胶标签、收缩标签的印刷层,需适应贴标时的拉伸、热收缩及后续使用中的冲击,保持标签完整性。
复合印刷薄膜:如PET/PE、BOPP/PA复合薄膜的印刷层,评估印刷层与复合层间的附着力,防止复合过程中印刷层转移或脱落。
环保印刷薄膜:如水溶性印刷薄膜、可降解印刷薄膜,检测其在降解前的附着力和冲击性能,确保使用期间满足功能要求。
特殊功能印刷薄膜:如防伪印刷薄膜、导电印刷薄膜,确保功能层(如防伪标识、导电层)与薄膜的结合强度满足特殊使用场景要求。
检测标准
ASTMD2794:落锤冲击试验方法,规定了塑料薄膜及薄片落锤冲击强度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印刷薄膜冲击性能测试。
ISO2409:色漆和清漆交叉切割试验,国际标准中评估涂层附着力的常用方法,适用于印刷薄膜交叉切割附着力测试。
GB/T1732-2020:漆膜耐冲击测定法,国家强制标准,规定了漆膜耐冲击性能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印刷薄膜冲击附着力测试。
GB/T25256-2010:塑料薄膜和薄片落锤冲击试验方法,国家推荐标准,详细规定了落锤冲击强度的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
ASTMF2459:柔性包装材料冲击剥离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用于动态冲击剥离力的测量,适用于印刷薄膜。
ISO6272:塑料薄膜和薄片耐冲击性的测定自由落锤法,国际标准中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的规范,适用于印刷薄膜冲击强度测试。
GB/T4850-2002:压敏胶粘带低速解卷强度的测定,国家推荐标准,规定了胶带剥离力的测定方法,用于交叉切割试验中的胶带选择。
ASTMD3359:涂层附着力的测定胶带试验法,美国标准中涂层附着力的胶带剥离试验方法,适用于印刷薄膜交叉切割后的附着力评估。
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国家推荐标准,规定了薄膜拉伸试验的条件,用于冲击后残留附着力的拉力测试。
ISO11343:塑料薄膜和薄片冲击性能的测定仪器化冲击试验,国际标准中仪器化冲击试验的规范,用于动态冲击参数的精确测量。
检测仪器
落锤冲击试验机:用于落锤冲击强度和冲击附着力测试,可调整重锤质量(1~5kg)和下落高度(0.1~1m),通过传感器记录试样破坏时的冲击能量或薄膜剥离面积。
交叉切割试验仪:用于交叉切割附着力测试,配备1~2mm间距的碳化钨钢刀,在薄膜表面切割均匀的10×10或20×20交叉格,确保切割深度达到基材表面。
冲击剥离试验机:用于动态冲击剥离力测量,采用摆锤式结构提供1~5J冲击能量,冲击速度1~5m/s,通过loadcell实时记录冲击过程中的剥离力变化,输出最大剥离力值。
高低温试验箱:用于低温冲击附着力测试,温度控制范围-20~0℃,波动度≤±1℃,均匀度≤±2℃,试样在低温环境中放置2h后进行冲击试验,模拟低温使用场景。
热老化试验箱:用于热老化后冲击附着力测试,温度设定80℃,持续时间168h,具有强制通风功能,确保箱内温度均匀,模拟薄膜长期受热后的性能退化。
湿度试验箱:用于耐湿冲击附着力测试,温度40℃、相对湿度90%,持续24h,采用蒸汽加湿方式保持湿度稳定,模拟高湿度环境对薄膜附着力的影响。
拉脱试验机:用于冲击后残留附着力测试,配备0~500N高精度拉力传感器(精度0.5%),拉力速度10mm/min,试样采用10mm×10mm正方形夹具固定,记录剥离时的最大拉力。
体视显微镜:用于冲击失效模式分析,放大倍数10~50倍,具有透射和反射照明功能,清晰观察薄膜冲击后的失效界面(如印刷层与薄膜间剥离、薄膜与基材间剥离)。
电子天平:用于测量剥离面积,精度0.01g,采用称重法计算薄膜剥离部分的质量,结合薄膜密度转换为剥离面积百分比,适用于不规则剥离形状的测量。
胶带剥离试验机:用于交叉切割后的胶带剥离,控制剥离速度300mm/min,胶带宽度25mm,通过拉力传感器确保胶带粘附力≥5N/25mm,保证试验结果的重复性。
恒温恒湿箱:用于试样预处理,控制温度23℃、相对湿度50%,持续24h,使试样达到环境平衡,减少环境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皮肤神经酰胺含量检测
下一篇:门窗五金失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