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金属漆耐候性Audi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0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颜色变化(ΔEab):评估金属漆在耐候试验后颜色偏离初始值的程度,采用CIELAB颜色空间,测量精度ΔEab±0.1,结果以数值表示颜色差异。
光泽保持率:测定试验前后涂层表面光泽的保留百分比,使用60°光泽计,测量范围0~1000GU,精度±1GU,计算光泽损失率(光泽损失率=(试验前光泽-试验后光泽)/试验前光泽×100%)。
膜层厚度变化:检测耐候过程中涂层厚度的损失情况,采用磁感应法(适用于磁性基材)或涡流法(适用于非磁性基材),测量范围0~500μm,精度±1μm。
耐紫外线辐射性能:通过荧光紫外灯模拟紫外线照射,试验时间500~3000小时,波长范围313nm~400nm,评估涂层是否出现开裂、起泡、粉化等现象(粉化等级≤2级为合格)。
湿热循环resistance: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交替试验,温度40~80℃,湿度80%~98%RH,循环次数≥50次,记录涂层起泡等级(0~5级,0级无泡)和开裂情况。
盐雾腐蚀resistance:采用中性盐雾试验,连续喷雾时间≥1000小时,盐溶液浓度5%NaCl,温度35℃,评估腐蚀面积百分比(≤5%为合格)。
人工加速老化:使用氙弧灯试验箱综合模拟光、热、湿度因素,试验周期1000~5000小时,监测光泽变化(光泽保持率≥80%为合格)、颜色变化(ΔEab≤3为合格)。
附着力变化:试验后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采用划格法(GB/T9286),划格间距1~3mm,评级0~5级(0级无脱落);或采用拉开法(GB/T5210),力值范围0~10MPa,精度±1%。
硬度保持率:测定试验前后涂层的硬度变化,采用铅笔硬度法(HB~6H),施加压力750g,划刻后评估涂层是否划伤(硬度差值≤1级为合格)。
耐划伤性能:使用划痕试验机,加载力1~10N,划痕速度5~50mm/s,划痕长度50~100mm,评估划痕宽度(≤0.5mm为合格)和深度(≤20μm为合格)。
粉化等级:评估涂层表面粉化程度,采用胶带法(GB/T1766),等级分为0~5级(0级无粉化,5级严重粉化)。
起泡等级:检测耐候试验后涂层起泡情况,根据泡的大小(直径≤1mm为小泡,1~3mm为中泡,≥3mm为大泡)和密度(≤10个/dm²为稀疏,10~50个/dm²为中等,≥50个/dm²为密集)分为0~5级。
检测范围
汽车金属漆:应用于汽车车身、保险杠、轮毂等部件,要求具备高耐候性以应对户外紫外线、雨水和温度变化。
建筑金属涂层:用于建筑幕墙、门窗框架、屋顶金属板等,需抵抗长期紫外线照射和雨水侵蚀,保持外观和防护性能。
家电金属外壳漆:覆盖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的金属表面,要求长期保持光泽和颜色,防止老化变黄。
航空航天金属部件漆:应用于飞机机身、卫星外壳、火箭推进器等,需耐受极端温度(-50~150℃)、辐射和高空环境。
船舶金属防护漆:用于船体、甲板、船舱等部位,抵抗盐雾、海水腐蚀和海浪冲击,延长金属结构寿命。
轨道交通金属漆:覆盖地铁、高铁、有轨电车的车身和部件,应对频繁摩擦、灰尘和环境湿度变化。
五金制品金属漆:应用于门锁、灯具、水龙头等五金件,要求耐磨、耐候,防止表面生锈和褪色。
户外家具金属漆:用于庭院桌椅、栏杆、遮阳棚等户外家具,抵抗日晒雨淋和霉菌生长,保持外观整洁。
工业设备金属漆:覆盖工厂机器、管道、储罐等工业设备,防止腐蚀、油污和化学物质侵蚀。
电子设备金属外壳漆:应用于手机、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要求耐划伤、耐指纹,保持外观质感。
太阳能组件金属框漆: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抵抗紫外线和户外环境,防止边框腐蚀影响组件寿命。
风电设备金属漆: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塔筒等金属部件,抵抗高空紫外线、低温和风沙侵蚀,保持部件完整性。
检测标准
ASTMD4587-21:荧光紫外灯暴露试验标准,规定了试验条件(温度40~60℃、湿度30%~70%RH、辐照度0.35W/m²·nm)和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涂层耐紫外线性能。
ISO11341:2021:氙弧灯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标准,模拟自然日光光谱(滤光系统选择),包含试验周期(1000~5000小时)和性能评估(光泽、颜色、粉化),用于综合评估涂层耐候性。
GB/T1766-2008: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规定了颜色变化(ΔEab)、光泽变化(百分比)、粉化(等级)、起泡(等级)、开裂(等级)等指标的评级标准。
ASTMB117-22:中性盐雾试验标准,规定了盐溶液浓度(5%NaCl)、喷雾量(1~2ml/80cm²·h)、试验温度(35℃)等条件,用于评估涂层耐盐雾腐蚀性能。
ISO6270-2:2018:湿热循环试验标准,规定了温度(40~80℃)、湿度(80%~98%RH)的循环程序(升温-保温-降温-保湿),用于测定涂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
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标准,规定了划格器的规格(划格间距1~3mm、blade厚度0.05mm)、划格方法和附着力评级(0~5级)。
ASTMD523-14:光泽度测量标准,规定了使用60°光泽计的测量方法(入射角和反射角),适用于金属漆等高光涂层的光泽度测定。
ISO2409:2020:划格法附着力试验标准,统一了划格工具(高速钢blade)和试验步骤(划格、刷涂、胶带剥离),用于评估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
GB/T23989-2009:色漆和清漆耐划伤性的测定标准,规定了划痕试验机的参数(加载力1~10N、划痕速度5~50mm/s、划痕长度50~100mm)和划痕评估方法(宽度、深度)。
ASTMD6594-19:加速老化试验后的涂层性能评估标准,规定了老化后涂层的硬度(铅笔硬度、洛氏硬度)、附着力(拉开法)、光泽(60°)、颜色(ΔEab)等性能的测试方法。
GB/T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标准,规定了试验设备(液压式或气压式测试仪)和力值计算方法(附着力=拉力/涂层面积),用于量化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
检测仪器
荧光紫外老化试验箱:具备连续辐照功能,波长范围313nm~400nm,试验舱温度40~60℃,湿度30%~70%RH,用于模拟紫外线对金属漆的老化影响,监测涂层颜色(ΔEab)、光泽(保持率)变化。
氙弧灯老化试验箱:配备滤光系统(模拟自然日光),辐照度范围0.5~1.5W/m²·nm(340nm),试验舱温度40~80℃,湿度50%~90%RH,用于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综合评估涂层耐光、耐热、耐湿性能(光泽保持率、颜色变化、粉化等级)。
盐雾试验箱:可实现中性盐雾(ASTMB117)、醋酸盐雾(ASTMB368)模式,盐溶液浓度5%NaCl,喷雾量1~2ml/80cm²·h,试验温度35℃,用于评估金属漆耐盐雾腐蚀性能,记录腐蚀面积百分比(≤5%为合格)。
60°光泽计:测量范围0~1000GU,精度±1GU,采用光学反射原理,用于测定金属漆试验前后的光泽值,计算光泽保持率(光泽保持率=试验后光泽/试验前光泽×100%)。
划格器:划格间距1mm、2mm、3mm可选,blade厚度0.05mm(高速钢),用于划格法附着力试验(GB/T9286),在涂层表面划格形成网格(10×10mm),评估涂层是否脱落(0级无脱落为合格)。
湿热循环试验箱:温度范围10~90℃,湿度范围30%~98%RH,循环次数1~1000次(可设定),循环周期包括升温(1~2小时)、保温(4~8小时)、降温(1~2小时)、保湿(4~8小时),用于测定金属漆在湿热循环环境下的稳定性(起泡等级、开裂情况)。
铅笔硬度计:铅笔硬度范围HB~6H,施加压力750g(符合ISO15184),在涂层表面划刻(长度50mm),评估涂层硬度(硬度等级越高,耐划伤性能越好)。
划痕试验机:加载力范围1~10N(可调节),划痕速度5~50mm/s,划痕长度50~100mm,配备金刚石针尖(直径0.5mm),用于测定金属漆耐划伤性能,测量划痕宽度(≤0.5mm为合格)和深度(≤20μm为合格)。
颜色色差仪:采用CIELAB颜色空间,测量精度ΔEab±0.1,具备分光光度法(波长范围400~700nm),用于检测金属漆试验前后的颜色变化(ΔEab≤3为可接受范围)。
拉开法附着力测试仪:力值范围0~10MPa,精度±1%,采用液压方式施加拉力(速度1~5mm/min),用于量化金属漆与基材的结合强度(附着力≥1MPa为合格)。
膜厚测试仪:具备磁感应(磁性基材)和涡流(非磁性基材)两种模式,测量范围0~500μm,精度±1μm,用于检测耐候试验前后涂层厚度变化(厚度损失率≤5%为合格)。
粉化测试仪:采用胶带法(GB/T1766),配备标准胶带(粘着力10~15N/25mm),用于评估涂层表面粉化程度(粉化等级≤2级为合格)。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过滤性能评估检测
下一篇:涂料阻尼耐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