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乳球蛋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04  

β乳球蛋白检测聚焦于乳制品及衍生品中该蛋白组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涵盖过敏源识别、功能性验证等核心环节。涉及精准分离技术、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结构表征,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支撑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体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定量测定: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β乳球蛋白浓度,检测限0.1mg/kg。

纯度分析:评估目标蛋白在样品中的占比,精度±1%。

敏感度测试:确定最低可检出浓度,阈值设定为0.05ppm。

特异性验证:排除α-乳白蛋白等干扰蛋白,交叉反应率<0.5%。

热稳定性检测:监测热处理后蛋白质变性程度,温度范围50-100℃。

酶解产物分析:识别胰蛋白酶消化后的肽段序列,覆盖率≥95%。

糖基化修饰检测:鉴定糖链附着位点,分辨率2Da。

聚集体筛查:定性分析高温或酸碱条件下的聚合状态。

免疫活性评估:测定IgE结合能力,抑制率误差±3%。

二级结构表征:采用圆二色谱分析α-螺旋与β-折叠比例。

变应原性验证:通过细胞模型测试致敏潜力,重复性RSD≤5%。

分子量确认:精确测定完整蛋白分子量,偏差≤0.01%。

检测范围

婴儿配方奶粉:评估低敏配方中β乳球蛋白残留量。

液态乳制品:包括巴氏奶、UHT奶及发酵乳。

乳清蛋白粉:检测浓缩与分离工艺后的蛋白组分。

奶酪制品:分析凝乳过程中蛋白保留率。

蛋白补充剂:运动营养品中乳清蛋白来源验证。

烘焙食品:检测含乳原料的终产品残留。

医用特殊食品:针对过敏人群的配方安全性评价。

乳源生物制剂:重组蛋白药物中的杂质监控。

饲料添加剂:反刍动物饲料乳蛋白成分分析。

食品接触材料:迁移至食品的乳蛋白衍生物检测。

检测标准

ISO 11816-1:乳与乳制品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GB 5009.259-2016:食品中牛乳β-乳球蛋白检测方法。

AOAC 991.20:乳制品蛋白质氮含量测定。

ISO 8968-1:乳与乳制品氮含量测定。

GB/T 18932.23-2015:乳制品中过敏原组分检测。

ISO 21572:食品过敏原分子检测方法。

GB 316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致敏原组分判定。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于反相色谱柱分离蛋白组分,保留时间偏差≤0.1min。

质谱联用系统:精确测定分子量与肽段序列,质量精度1ppm。

酶联免疫分析仪:通过抗体-抗原反应定量检测,吸光度读取范围0-4OD。

圆二色光谱仪:分析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波长范围190-260nm。

毛细管电泳装置:基于电场分离蛋白变体,迁移时间重复性RSD≤1.5%。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溶液浓度,波长280nm测定误差±2%。

差示扫描量热仪:评估蛋白热变性温度,升温速率0.5-10℃/min。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