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絮凝剂固含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04  

造纸絮凝剂固含量检测专注于测量固体物质在絮凝剂中的质量比例,核心要点包括样品均质化处理、干燥条件精确控制、质量损失计算及环境温湿度影响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合规性,适用于造纸工业中絮凝剂质量控制和应用评估。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造纸絮凝剂固含量检测

检测项目

固体含量测定:评估絮凝剂中固体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参数包括烘干温度105±2°C、干燥时间2-4小时、冷却后质量差计算。

水分含量测定:测量样品中自由水及结合水比例。参数包括水分蒸发损失、干燥器平衡时间20分钟、初始与干燥后质量比较。

灰分含量测定:确定高温灼烧后残留无机物比例。参数包括灼烧温度550°C、灼烧时间2小时、灰分质量测量精度0.0001g。

溶解固体总量分析:评估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参数包括过滤孔径0.45μm、滤后干燥、质量损失差值计算。

pH值检测:测定溶液酸碱度影响固含量稳定性。参数包括pH计校准范围0-14、温度补偿25°C、溶液制备浓度10% w/v。

粘度测定:分析流体流动特性对固分散影响。参数包括旋转粘度计剪切速率100 s⁻¹、温度控制25±0.5°C、读数稳定时间30秒。

分子量分布评估:确定聚合物分子大小分布。参数包括凝胶渗透色谱流速1mL/min、校准曲线标准品、分子量范围1000-1000000 Da。

离子含量测定:量化电解离子浓度。参数包括离子色谱法检出限0.1ppm、洗脱液流速1.5mL/min、标准溶液系列。

热稳定性分析:评估高温下固体物质变化。参数包括热重分析升温速率10°C/min、温度范围30-600°C、质量损失百分比记录。

粒度分布测量:检测固体颗粒尺寸范围。参数包括激光衍射分析粒径0.1-1000μm、分散介质选择、体积分布计算。

密度测定:评估固体物质堆积密度。参数包括比重瓶法温度20°C、样品填充均匀性、质量与体积比计算。

残留单体检测:分析未反应单体杂质含量。参数包括气相色谱法检出限0.01%、柱温程序50-250°C、内标校准。

检测范围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作造纸废水澄清剂,提高悬浮物沉降效率。

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适用于纸浆脱水过程,优化纤维分离性能。

天然淀粉基絮凝剂:环保型产品,用于造纸回收水处理。

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包括聚电解质类,增强纸浆悬浮液絮凝。

造纸厂废水处理系统:现场应用絮凝剂,监控处理效果。

纸浆洗涤工序:添加絮凝剂改善脱水率,减少能耗。

回收纸处理工艺:絮凝剂用于杂质絮凝去除,提升纸张质量。

涂布化学品:含絮凝成分的涂层添加剂,影响纸张表面性能。

浆料添加剂:絮凝剂用于纸张强度增强,控制纤维分布。

工业水处理系统:造纸相关冷却水絮凝处理,防止管道堵塞。

生物絮凝剂:微生物来源产品,应用于绿色造纸流程。

复合絮凝剂:混合型产品,用于高浊度废水净化。

检测标准

ASTM D2216:实验室测定土壤和岩石水分含量的标准方法,基于质量损失原理。

ISO JianCe65:土壤质量干物质和水含量测定重量法,适用于固体样品干燥。

GB/T 6678-2003:化学产品水分测定通用方法,规定干燥条件。

GB/T 20292-2006:造纸化学品固含量测定方法,定义样品处理程序。

ISO 18122:固体生物燃料水分含量测定烘箱干燥法,用于有机物质分析。

GB/T 601-2016: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制备方法,支持离子含量检测。

ISO 3104:石油产品透明液体粘度测定方法,指导粘度参数设置。

GB/T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测定方法,可适配絮凝剂样品。

ASTM E1131:热重分析标准方法,规范热稳定性测试。

ISO 13320: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通则,确保粒度分布测量一致性。

检测仪器

烘箱:提供均匀加热环境干燥样品,功能包括温度设定精度±1°C、时间控制至指定时长。

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样品质量,功能包括分辨率0.0001g、自动去皮计算质量差。

干燥器:冷却干燥后样品防止吸湿,功能包括密封容器、干燥剂如硅胶维持低湿度。

热重分析仪:监测质量随温度变化,功能包括升温程序控制、实时数据记录热损失。

离子色谱仪:分析电解离子浓度,功能包括高灵敏度检测、流动相流速调节。

粘度计:测量流体流动阻力,功能包括转子选择、剪切速率校准评估分散性。

激光粒度分析仪:确定颗粒尺寸分布,功能包括光学系统扫描、体积百分比输出。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