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0538
豌豆淀粉核磁共振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直链淀粉含量: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豌豆淀粉中直链淀粉的相对含量,反映淀粉的糊化特性和老化倾向,测量范围0~100%,精度±1%。
结晶度: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分析豌豆淀粉颗粒的结晶区域比例,评估淀粉的物理稳定性和消化性,检测精度±2%。
糊化温度:通过核磁共振弛豫时间分析确定豌豆淀粉开始糊化的温度,反映淀粉的加工适用性,测量范围40~100℃,分辨率±0.5℃。
分子链长度分布: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分析淀粉分子链的长度分布,包括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分子量范围1×10^4~1×10^7 Da,精度±5%。
水分含量: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豌豆淀粉中的水分含量(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测量范围0~50%,精度±0.1%。
淀粉糊黏度特性:利用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分析淀粉糊的黏弹性和稳定性,弛豫时间范围0.1~1000 ms,分辨率±0.01 ms。
支链淀粉分支度:通过13C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支链淀粉的分支频率,分支度范围0~100%,精度±1%。
老化速率:监测豌豆淀粉老化过程中结晶度的变化,老化时间范围0~72小时,测量间隔1小时,精度±1%。
脂质含量: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豌豆淀粉中的脂质含量(包括游离脂质和结合脂质),测量范围0~5%,精度±0.05%。
蛋白质残留量: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检测豌豆淀粉中的蛋白质残留,反映淀粉的纯度,测量范围0~1%,精度±0.01%。
淀粉颗粒形态: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豌豆淀粉颗粒的形态和大小分布,颗粒直径测量范围1~100μm,精度±0.1μm。
检测范围
食用豌豆淀粉:用于粉丝、粉条、凉粉等食品生产的豌豆淀粉,检测其品质指标(如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
工业豌豆淀粉:用于造纸、纺织、胶粘剂等工业领域的豌豆淀粉,分析其功能特性(如黏度、结晶度)。
改性豌豆淀粉: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改性的豌豆淀粉(如交联淀粉、酯化淀粉),检测其改性效果(如取代度、糊化特性)。
豌豆淀粉制品:以豌豆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制品(如淀粉糖、淀粉醚),分析其组分(如葡萄糖含量)和性能(如甜度、黏度)。
豌豆原料:未加工的豌豆原料,检测其淀粉含量及原始特性(如结晶度、水分含量),为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婴幼儿食品用豌豆淀粉:用于婴幼儿米粉、辅食等的豌豆淀粉,检测其安全性(如蛋白质残留)和营养特性(如直链淀粉含量)。
无麸质食品用豌豆淀粉:用于无麸质食品的豌豆淀粉,分析其替代 gluten 的功能特性(如黏度、弹性)。
药用豌豆淀粉:作为药物赋形剂的豌豆淀粉,检测其纯度(如脂质含量)和物理化学特性(如糊化温度)。
饲料用豌豆淀粉:用于动物饲料的豌豆淀粉,分析其能量价值(如水分含量)和消化率(如糊化特性)。
豌豆淀粉提取物:从豌豆中提取的淀粉粗品或精制淀粉,检测其纯度(如蛋白质残留)和杂质含量(如脂质含量)。
冷冻食品用豌豆淀粉:用于冷冻汤圆、饺子皮等冷冻食品的豌豆淀粉,检测其抗老化特性(如老化速率)。
检测标准
GB/T 22427.7-2008 淀粉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第7部分:核磁共振法测定水分含量
ISO 11543:2002 淀粉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核磁共振法
GB/T 31740.2-2015 淀粉衍生物 第2部分:核磁共振法测定取代度
ASTM D5026-2010 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聚合物分子结构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15683-2008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核磁共振法(参考用于豌豆淀粉)
ISO 16660:2017 淀粉 糊化特性的测定 核磁共振弛豫法
ASTM E1968-2016 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纯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23587-2009 粉条 粉丝 淀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包含核磁共振检测项目)
ISO 10520:2017 淀粉 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和核磁共振法(对比方法)
GB/T 20370-2006 变性淀粉 糊化温度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核磁共振使用)
检测仪器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波谱仪(400MHz):具备超导磁体和高灵敏度探头,用于测定豌豆淀粉的分子结构(如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例)和组分含量(如脂质、蛋白质),分辨率达到0.01ppm。
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采用永磁体设计,用于分析豌豆淀粉的水分分布(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和糊化特性(弛豫时间变化),弛豫时间测量范围0.01~1000 ms,精度±0.001 ms。
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联用系统(GPC-NMR):结合凝胶渗透色谱的分离能力和核磁共振的定性定量功能,用于分析豌豆淀粉的分子链长度分布(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分子量测量范围1×10^3~1×10^7 Da。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配备魔角旋转(MAS)探头,用于测定豌豆淀粉的结晶度(结晶区域比例)和固体结构(如淀粉颗粒内部排列),旋转频率可达10 kHz,精度±1%。
核磁共振成像仪(MRI):具备二维和三维成像功能,用于观察豌豆淀粉颗粒的形态(如圆形、椭圆形)和内部结构(如孔隙分布),空间分辨率达到10μm。
差示扫描量热-核磁共振联用仪(DSC-NMR):结合差示扫描量热的热分析能力(如糊化焓测定)和核磁共振的结构分析功能(如分子构象变化),用于研究豌豆淀粉的糊化(温度范围40~100℃)和老化过程(时间范围0~72小时),温度精度±0.1℃。
13C核磁共振波谱仪:针对碳原子核的高灵敏度检测,用于测定豌豆淀粉的支链淀粉分支度(分支频率)和分子结构(如糖苷键类型),谱峰分辨率达到0.1pp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总氮过硫酸钾消解检测
下一篇:废纸热稳定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