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铜合金杂质元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铅(Pb):铜合金中常见有害杂质,降低材料塑性和耐腐蚀性,检测范围0.001%~5.000%,测试精度±0.0005%
锡(Sn):过量会导致晶粒粗大影响加工性能,检测范围0.001%~10.000%,测试精度±0.001%
铁(Fe):形成硬质点增加硬度但降低韧性,检测范围0.001%~2.000%,测试精度±0.0005%
镍(Ni):少量提高耐腐蚀性但过量影响导电率,检测范围0.001%~8.000%,测试精度±0.001%
锌(Zn):黄铜主要合金元素但杂质锌影响产品一致性,检测范围0.001%~30.000%,测试精度±0.001%
铝(Al):形成氧化膜影响焊接性能,检测范围0.001%~1.000%,测试精度±0.0005%
锰(Mn):提高强度但过量导致脆性,检测范围0.001%~2.000%,测试精度±0.0005%
硅(Si):降低导电率和塑性,检测范围0.001%~1.000%,测试精度±0.0005%
磷(P):提高耐腐蚀性但过量导致冷脆性,检测范围0.001%~0.500%,测试精度±0.0003%
砷(As):剧毒杂质影响可焊性,检测范围0.0001%~0.1000%,测试精度±0.0001%
镉(Cd):易挥发杂质影响加工安全性,检测范围0.0001%~0.0100%,测试精度±0.0001%
锑(Sb):降低材料韧性和耐腐蚀性,检测范围0.0001%~0.0500%,测试精度±0.0001%
检测范围
黄铜制品:包括黄铜板、黄铜管、黄铜棒等,用于 plumbing、装饰及机械部件制造
青铜制品:如锡青铜、铝青铜,用于轴承、齿轮、弹簧等高强度机械零件
白铜制品:镍白铜、锰白铜,用于仪表、医疗器械及海洋工程耐腐蚀部件
铜合金线材:裸铜线、镀锡铜线,用于电线电缆、电子元件导体
铜合金带材:铜带、黄铜带,用于电池外壳、汽车配件及电器装饰件
铜合金铸件:砂型铸件、压力铸件,用于阀门、泵体及机械结构件
电子铜合金:铍青铜、磷青铜,用于连接器、开关、继电器等精密电子部件
航空航天铜合金:高温铜合金、抗腐蚀铜合金,用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发动机部件
医疗器械铜合金:铜镍合金、铜钛合金,用于手术器械、植入物等医用设备
海洋工程铜合金:铝青铜、镍铝青铜,用于船舶螺旋桨、海水管道及海洋平台部件
铜合金废料:废旧铜材、铜合金边角料,用于再生铜加工及资源回收
检测标准
GB/T 5121-2023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覆盖铜、锌、铅、锡等27种元素测定)
ASTM E1651-20 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铜合金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 JianCe33-2014 铜及铜合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 一般要求
ASTM B152-20 铜及铜合金板、带、条材标准规范(含化学成分要求)
ISO 6362-1-2015 铜及铜合金 棒材和型材 第1部分:一般要求(涉及化学成分)
GB/T 13808-2019 铜及铜合金废料 化学成分要求
ASTM E1835-20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铜合金中痕量元素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 4521-2017 铜及铜合金 镉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3884.1-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
ASTM B568-20 铜合金锻件标准规范(含化学成分要求)
检测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用于铜合金中多种杂质元素同时测定,检测范围0.0001%~10%,分辨率小于0.001nm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用于单一杂质元素精确测定(如铅、镉),检测限0.000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
火花直读光谱仪(OES):用于铜合金成品快速化学成分分析,可检测10~30种元素,分析时间小于1分钟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用于测定铜合金中碳和硫含量,检测范围0.0001%~10%,精度±0.0001%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用于铜合金表面或整体元素定性定量分析,无需样品前处理,检测范围0.001%~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痕量杂质元素测定(如砷、锑),检测限0.000001%,线性范围可达9个数量级
滴定分析仪:用于铜合金中主元素或杂质元素容量分析(如锌、铝),精度±0.01%
分光光度计:用于铜合金中低含量杂质元素比色分析(如磷、硅),检测限0.0001%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防火涂料耐火极限燃烧检测
下一篇:剥离强度速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