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亚铁氰化物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总亚铁氰化物含量:测定样品中所有亚铁氰化物(包括结合态与游离态)的总量,检测范围0.1mg/kg~100mg/kg,定量限0.05mg/kg,相对标准偏差≤5%。
游离亚铁氰化物含量:测定样品中未与其他物质结合的亚铁氰化物含量,检测范围0.05mg/kg~50mg/kg,定量限0.02mg/kg,采用离子色谱法分离。
亚铁氰化物定性鉴定:通过化学反应(如与亚铁离子生成普鲁士蓝)或光谱法(如红外光谱)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亚铁氰化物,检测限0.01mg/kg。
亚铁氰化物定量分析:采用仪器方法(离子色谱、分光光度法)精确测定亚铁氰化物的含量,定量限0.05mg/kg,结果溯源至国家计量标准。
亚铁氰化物稳定性测试:评估亚铁氰化物在不同环境条件(温度25℃~60℃、pH 4~10)下的分解情况,测试时间0~24小时,记录分解率。
亚铁氰化物溶出量: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亚铁氰化物向食品模拟物(如蒸馏水、4%乙酸)的迁移量,溶出时间24小时,温度40℃,检测范围0.001mg/dm²~0.1mg/dm²。
亚铁氰化物形态分析:区分样品中亚铁氰化物的存在形态(游离态、结合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辨率10000FWHM,能准确识别不同形态的含量。
亚铁氰化物杂质干扰检测:排除样品中氰化物、硫化物、硫酸盐等离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干扰率≤10%,采用柱前衍生或梯度洗脱法消除干扰。
亚铁氰化物快速筛查:采用便携式仪器或试剂盒在现场快速检测,检测时间≤10分钟,检出限0.1mg/kg,适用于食品、环境样品的初步筛查。
亚铁氰化物溯源分析:通过同位素标记(如¹³C、¹⁵N)或元素分析追踪亚铁氰化物的来源,同位素比值精度≤0.5‰,为污染溯源提供依据。
检测范围
食盐:检测食用盐中添加的亚铁氰化物抗结剂含量,确保符合GB 2760-2014规定的限量(≤0.01g/kg)。
肉制品:测定火腿、香肠等肉制品中因加工工艺(如腌制)引入的亚铁氰化物含量,防止超标。
乳制品:检测牛奶、奶粉等乳制品中可能存在的亚铁氰化物污染(如原料奶、包装材料带入),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
饮料:分析碳酸饮料、果汁等饮料中亚铁氰化物的含量,避免因原料(如水果)或包装材料带入。
饮用水:监测自来水、矿泉水等饮用水中亚铁氰化物的浓度,符合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0.02mg/L)。
地下水:检测工业污染区(如钢铁厂、电镀厂)地下水中亚铁氰化物的含量,评估环境风险。
土壤:测定农田或工业场地土壤中的亚铁氰化物残留,指导土壤修复(如化学氧化法处理)。
工业废水:分析钢铁、电镀企业排放废水中的亚铁氰化物含量,确保符合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0.5mg/L)。
畜禽饲料:检测饲料中添加的亚铁氰化物作为抗结剂的含量,符合GB/T 30815-2014规定的限量(≤0.1mg/kg)。
化妆品:测定护肤品、彩妆中可能存在的亚铁氰化物杂质(如原料中的污染物),保障化妆品安全(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检测标准
GB 5009.4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铁氰化物的测定》:规定了食品中亚铁氰化物的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方法,适用于食盐、肉制品等样品。
ISO 11213-2:1997《淀粉及其衍生物 亚铁氰化物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比色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淀粉及其衍生物中的亚铁氰化物含量,检测范围0.05mg/kg~10mg/kg。
ASTM D7511-15《水中亚铁氰化物的测定方法》:规定了水中亚铁氰化物的离子色谱法测定方法,检出限0.005mg/L,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样品。
GB/T 30815-2014《饲料中亚铁氰化物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适用于畜禽饲料、水产饲料中亚铁氰化物的测定,定量限0.01mg/kg。
ISO 22863-3:2021《烟花爆竹 烟火药成分测定 第3部分:亚铁氰化物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火药中的亚铁氰化物含量,分辨率10000FWHM。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亚铁氰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如食盐)和限量(≤0.01g/kg)。
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中亚铁氰化物的限量为0.02mg/L。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工业废水中亚铁氰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5mg/L(一级标准)。
检测仪器
离子色谱仪:用于亚铁氰化物的定量分析,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如AS19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检测范围0.01mg/L~10mg/L,检出限0.005mg/L,相对标准偏差≤3%。
分光光度计:基于亚铁氰化物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普鲁士蓝的比色法,测定波长700nm,检测范围0.1mg/kg~50mg/kg,吸光度精度0.001A,定量限0.05mg/kg。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亚铁氰化物的形态分析,采用C18柱(2.1mm×150mm,1.8μm)分离,电喷雾离子源(ESI)检测,分辨率10000FWHM,扫描速度10000u/s,能区分游离态与结合态亚铁氰化物。
便携式亚铁氰化物快速检测仪:采用试纸比色法或电化学法,用于现场快速筛查,检测时间≤10分钟,检出限0.1mg/kg,适用于食品、环境样品的初步检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亚铁氰化物中的铁含量间接计算总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波长248.3nm,检测范围0.05mg/kg~100mg/kg,检出限0.02mg/kg,相对标准偏差≤5%。
红外光谱仪:用于亚铁氰化物的定性鉴定,通过特征吸收峰(如2000cm⁻¹附近的CN伸缩振动峰)确认存在,分辨率4cm⁻¹,扫描范围4000cm⁻¹~400cm⁻¹。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亚氯酸盐检测
下一篇:亚硝酸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