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合金表壳超声波清洗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3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表面清洁度:评估合金表壳超声波清洗后的污染物去除程度,采用重量法测量残留杂质总量,测量范围0.1~100mg,精度±0.05mg。
有机污染物残留:检测表壳表面油脂、油污等有机化合物残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模式),检出限0.01μg/cm²,波数范围4000~400cm⁻¹。
颗粒杂质含量:统计表壳表面10μm以上颗粒的数量及分布,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计数,放大倍数100~10000倍,精度±5颗。
表面粗糙度:测量清洗后表壳表面的微观起伏状态,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范围0.01~10μm,纵向分辨率0.001μm。
金属离子残留:分析表壳表面铜、铁、镍等金属离子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检出限0.001mg/L,波长范围160~800nm。
超声清洗盲区检测:评估表壳沟槽、孔洞等复杂结构处的清洗效果,采用荧光示踪法,荧光强度阈值≥0.1a.u.,激发波长488nm。
表面腐蚀状况:检查清洗后表壳是否存在腐蚀斑点或氧化层,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放大倍数50~500倍,分辨率1μm。
水膜连续性:判断表壳表面亲水性以反映清洁度,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座滴法),测量范围0~180°,精度±0.5°。
清洗后硬度变化:检测超声波清洗对合金表壳硬度的影响,采用维氏硬度计,试验力10~1000g,压痕对角线测量精度±0.5μm。
超声空化损伤:评估超声波对表壳表面的侵蚀程度,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获取纳米级表面形貌,扫描范围100nm~100μm,分辨率0.1nm。
检测范围
不锈钢表壳:包括304、316L等奥氏体不锈钢表壳,检测清洗后的表面清洁度及铬氧化物层完整性。
铝合金表壳:涵盖6061、7075等铝合金压铸件或型材表壳,评估清洗对阳极氧化层的损伤及金属离子残留。
钛合金表壳:针对TC4、TA2等钛合金精密表壳,检测超声清洗后的表面粗糙度及氢脆敏感性。
铜合金表壳:包括黄铜、青铜等铜合金表壳,检测有机残留及表面氧化腐蚀情况。
镍合金表壳:针对镍铬、镍铜合金表壳,评估颗粒杂质去除效果及超声盲区清洁度。
贵金属合金表壳:如黄金、白金、钯金合金表壳,检测清洗后的表面划痕及纯度影响。
压铸锌合金表壳:检测清洗对铸件气孔、缩孔处的污染物清除效果及表面白锈生成情况。
镁合金表壳:评估超声清洗对镁合金表壳的腐蚀防护性能及表面粗糙度变化。
复合合金表壳:由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等复合材质构成的表壳,检测不同材质界面的清洁度及电偶腐蚀风险。
复古合金表壳:针对vintage款合金表壳(如vintage不锈钢、青铜表壳),检测清洗后对原始表面工艺(如拉丝、抛光、做旧效果)的保留情况。
检测标准
ASTM F1110-20:金属表面超声波清洗后的清洁度测试方法,规定了重量法、目视法等清洁度评估流程。
ISO 16232-2018:道路车辆—零部件清洗—第2部分:超声波清洗的要求,涵盖清洗工艺参数及效果验证。
GB/T 3850-201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用于评估清洗对表壳镀层的影响。
ASTM D4928-20:用重量法测定金属表面颗粒污染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了残留杂质总量的测量步骤。
ISO 8502-3-2006:涂覆前金属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第3部分:用胶带法测定可溶性盐,用于检测表壳表面可溶性污染物。
GB/T 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评估清洗后表壳的耐腐蚀性能。
ASTM E285-20: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计数表面颗粒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了颗粒数量及大小的统计方法。
ISO 25178-2-2012:几何产品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第2部分:术语、定义和表面结构参数,用于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价。
GB/T 223.58-200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用于合金表壳中锰元素的含量分析。
ASTM G1-14:腐蚀试验一般原则的标准实施规程,指导表壳腐蚀状况检测的试验设计。
检测仪器
超声波清洗效果测试仪:用于评估合金表壳超声波清洗后的清洁度,通过图像分析软件统计表面颗粒数量及大小,分辨率1μm,支持自动计数功能。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检测表壳表面有机污染物残留,采用衰减全反射(ATR)模式,无需样品预处理,波数范围4000~400cm⁻¹,检出限0.01μg/cm²。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清洗后表壳表面粗糙度,通过光学切片技术获取三维表面形貌,纵向分辨率0.001μm,测量范围0.01~10μm,支持粗糙度参数(Ra、Rz)计算。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表壳表面金属离子残留,可同时检测多种金属元素(铜、铁、镍等),检出限0.001mg/L,波长范围160~800nm,精度±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壳表面颗粒杂质、腐蚀斑点及微观结构,配备能谱分析仪(EDS),可定性分析元素组成,放大倍数10~100000倍,分辨率1nm。
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清洗后表壳表面水膜连续性,采用座滴法,测量范围0~180°,精度±0.5°,支持静态、动态接触角测试。
维氏硬度计:检测清洗后表壳硬度变化,试验力10~1000g,压痕对角线测量精度±0.5μm,支持自动对焦及硬度值计算。
原子力显微镜(AFM):评估超声空化对表壳表面的损伤,获取纳米级表面形貌,扫描范围100nm~100μm,分辨率0.1nm,支持tapping模式及相位成像。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化妆品经皮水分流失检测
下一篇:防火材料毒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