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检测利用光学现象实时监测分子相互作用。核心检测要点包括结合常数测定、动力学参数分析和特异性结合验证。该方法具备非标记、实时监测和高灵敏度特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分子结合亲和力常数检测:测定配体与受体结合强度,核心参数为结合常数Ka与解离常数Kd。

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实时监测结合与解离过程,关键参数为结合速率常数Kon和解离速率常数Koff。

抗体-抗原特异性验证:确认生物分子选择性结合能力,参数包括最大结合响应值Rmax与非特异性结合背景值。

浓度定量分析:依据响应信号强度推算样品浓度,参数涵盖标准曲线斜率和检测限LOD。

复合物形成比例测定:分析多组分结合化学计量比,参数涉及结合位点占据率和饱和曲线。

温度依赖性研究:考察温度对结合强度的影响,检测参数为不同温度下的亲和力常数变化率。

抑制剂效能评估:测定抑制剂阻断相互作用的效力,主要参数为半数抑制浓度IC50。

竞争结合分析:量化竞争分子对靶向结合的干扰程度,参数包括竞争结合曲线和置换率。

细胞表面受体密度检测:估算细胞膜受体表达数量,参数为单位面积最大结合容量Bmax。

溶液稳定性测试:监测分子在缓冲液中的聚集状态,参数为折射率变化速率和临界聚集浓度。

分子构象变化识别:通过结合响应曲线形态判断构象改变,核心参数为结合相持续时间与波形特征。

蛋白质变复性监控:追踪蛋白质折叠过程中的结构恢复,参数为折叠中间态结合响应强度。

检测范围

生物医药研发:抗体药物候选分子筛选与表征分析。

疫苗开发:抗原表位定位与佐剂作用机理研究。

体外诊断试剂:免疫层析试纸条反应体系优化验证。

细胞信号传导:受体-配体信号通路激活阈值测定。

食品安全监测:农药残留识别分子探针性能评价。

环境污染物检测:水体痕量有机污染物吸附剂开发。

纳米药物载体:靶向分子修饰纳米粒结合效能验证。

生物传感器开发:分子识别元件响应特性标定。

法医物证分析:微量生物样本特异性识别检验。

材料表面改性:生物相容性涂层功能分子固定效率测定。

膜蛋白功能研究:脂质体膜重构蛋白活性状态监测。

核酸适配体筛选:特异性核酸分子库亲和力分级。

检测标准

ISO 29904:2021 气溶胶粒子表面反应检测通用方法

ASTM E2530-21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定量分析指南

ISO 15197:2013 体外诊断系统性能评价要求

GB/T 40154-2021 生物芯片表面分子固定化分析方法

ASTM E2694-18 分子结合亲和力测量规程

GB/T 38725-2020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导则

ISO 10993-22:20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纳米材料指南

GB/T 35543-2017 生物传感器性能表征方法

ISO 19001:2018 体外蛋白质相互作用测定规范

ASTM E2881-18 细胞表面受体定量检测标准方法

检测仪器

角度扫描型共振分析仪:通过入射角连续变化测定共振角位移,用于分子结合实时动力学监测。

波长调制共振检测系统:固定入射角度扫描光源波长,实现高分辨率折射率变化测量。

成像共振分析装置:采用二维阵列探测器获取空间分辨结合信息,用于多点并行检测。

相位敏感共振传感器:通过偏振态相移量检测表面变化,提升微弱信号识别能力。

光纤耦合共振探头:导光纤维直接集成传感芯片,适用于原位在线监测场景。

微流控集成检测平台:微通道与传感芯片耦合设计,实现纳升级样品高通量分析。

温控共振分析模块:集成帕尔贴温控单元,支持-10℃至65℃范围结合热力学研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