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0538
代谢组学抗菌机制解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3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代谢物全谱分析:对样品中所有可检测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覆盖氨基酸、脂质、糖类、有机酸等类别,检测限≤1ng/mL,定量精度相对标准偏差(RSD)≤10%,代谢物鉴定数量≥1000种/样品。
差异代谢物筛选:比较抗菌处理组与对照组的代谢物表达差异,采用 fold change ≥2 且 P-value <0.05(t检验)的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变量模型,模型解释率≥70%。
关键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GO等数据库注释,识别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如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氨基酸合成通路),通路富集显著性阈值FDR <0.05,通路影响值≥0.1。
抗菌活性代谢物验证:对候选抗菌代谢物(如多肽、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体外活性验证,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0.1~100μg/mL,重复实验误差≤15%;采用时间-杀菌曲线(TKC)分析杀菌动力学,记录0~24h的菌落计数变化。
耐药菌株代谢表型分析:分析耐药菌株(如MRSA、ESBLs阳性菌)与敏感菌株的代谢物差异,鉴定耐药相关代谢标志物(如核苷酸衍生物、能量代谢物),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0.85,特异性≥80%。
抗菌药物代谢产物分析:检测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在体内(生物体液)或体外(培养液)的代谢产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主要代谢产物结构(如氧化产物、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代谢产物占比≥5%的成分需定性,定量精度RSD≤10%。
宿主-微生物共代谢物分析:分析宿主(如人体肠道、植物根际)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共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吲哚衍生物、 phenolic acids),覆盖1~1000nM浓度范围,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定性准确率≥90%。
代谢物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对不同时间点(如0h、2h、6h、12h、24h)或不同组织部位(如菌体、培养液、宿主细胞)的样品进行代谢物分析,时间分辨率≤1h,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跟踪代谢物动态变化趋势,趋势拟合度R²≥0.9。
抗菌肽代谢组学分析:针对抗菌肽类物质(如阳离子抗菌肽、防御素、 bacteriocins)进行定性定量,覆盖分子量1~10kDa范围,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限≤0.5ng/mL,线性范围1~1000ng/mL。
代谢物-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鉴定代谢物(如抗菌药物代谢产物、差异代谢物)与抗菌相关蛋白质(如药物靶点酶、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测定亲和力常数(KD),范围10⁻⁶~10⁻¹²M,结合动力学参数(ka、kd)测定误差≤10%;或采用等温滴定量热(ITC)技术测定结合焓(ΔH)和熵(ΔS)。
微生物代谢 flux 分析:通过稳定同位素标记(如¹³C-葡萄糖、¹⁵N-氨基酸)跟踪代谢物的流动方向,计算代谢通路的 flux 速率(如葡萄糖通过 glycolysis 的速率、丙酮酸进入 TCA 循环的速率),flux 测定精度≤15%,用于揭示抗菌处理对微生物代谢网络的影响。
检测范围
抗菌药物研发:新型抗菌化合物(如小分子药物、生物制剂)的代谢机制研究,包括药物作用靶点鉴定、代谢产物毒性评估、耐药性预测。
耐药性研究:临床耐药菌株(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表型分析,揭示耐药机制(如代谢重编程、能量代谢改变)及逆转策略。
益生菌抗菌机制: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分泌的抗菌代谢物(如有机酸、 bacteriocins、 reuterin)鉴定及作用机制解析,用于益生菌制剂的功效评价。
天然产物抗菌研究:植物(如中草药、香料)、微生物(如放线菌、真菌)来源天然产物的代谢组学分析,挖掘新型抗菌成分(如黄酮类、萜类、 polyketides),用于天然抗菌药物开发。
宿主抗感染反应:感染过程中宿主(如人体、动物、植物)代谢物变化分析,揭示免疫代谢调节机制(如炎症相关代谢物、能量代谢重编程),用于抗感染治疗靶点发现。
抗菌敷料评价:医用抗菌敷料(如银离子敷料、载药敷料)释放的抗菌代谢物检测及创面愈合过程代谢监测,评估敷料的抗菌 efficacy 及生物相容性。
食品抗菌保鲜:食品中天然抗菌代谢物(如茶多酚、精油、溶菌酶)的作用机制研究,用于食品保鲜技术开发(如天然防腐剂、活性包装)。
农业抗菌剂应用:农用抗菌剂(如杀菌剂、杀虫剂)对作物(如蔬菜、水果)及土壤微生物代谢的影响分析,评估抗菌剂的环境安全性及生态效应。
环境抗菌治理:环境中抗菌物质(如抗生素残留、抗菌塑料添加剂)的代谢转化及生态效应研究,用于环境污染物治理(如生物修复、降解技术)。
兽医抗菌药物:动物源性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的代谢残留及耐药性传播研究,评估其对动物健康及食品安全的影响。
海洋微生物抗菌研究:海洋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分泌的抗菌代谢物分析,挖掘新型海洋来源抗菌成分,用于海洋药物开发。
植物抗菌防御机制:植物(如农作物、药用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的代谢物变化分析,揭示植物自身抗菌防御机制(如 phytoalexins 合成、次生代谢通路激活),用于抗病育种。
检测标准
ISO 13165-1:2015 代谢组学 第1部分:总则与术语。
GB/T 39915-2021 代谢组学研究 样本采集与处理规范。
ASTM E3296-21 代谢物定量分析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
ISO 22584:2019 微生物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筛选指南。
GB/T 40172-2021 抗菌药物代谢产物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ASTM E3300-21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的统计方法。
ISO 16000-28:2018 室内空气 代谢物检测的固相微萃取法。
GB/T 38481-2020 天然产物代谢组学 活性成分鉴定规范。
ASTM E3310-22 耐药菌株代谢表型分析的流式细胞术方法。
ISO 23036-1:2021 食品代谢组学 第1部分:样品制备。
GB/T 41076-2021 微生物代谢组学 数据处理与分析规范。
ASTM E3320-22 代谢物时空动态变化监测的样本采集方法。
检测仪器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PLC-HRMS):集超高效液相色谱的高效分离与高分辨质谱的高灵敏度检测于一体,用于代谢物全谱分析,可实现 thousands 级代谢物的定性(基于精确质量数和碎片信息)和定量(基于标准曲线),分辨率≥140000 FWHM(m/z 200),检测限≤1ng/mL,定量精度RSD≤10%。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GC-MS/MS):适用于挥发性、半挥发性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采用电子轰击电离(EI)或化学电离(CI)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提高定量准确性,检测限≤0.05ng/mL,线性范围1~1000ng/mL,定量精度RSD≤8%。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用于差异代谢物验证、抗菌活性代谢物定量及抗菌药物代谢产物分析,支持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可同时检测数百种代谢物,线性范围1~10000ng/mL,灵敏度≥1pg/μL,定量精度RSD≤10%。
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具备高准确度质量测定能力(质量误差≤5ppm),用于代谢物结构鉴定(如未知代谢产物的分子式解析),支持快速扫描(≥100谱图/秒),适用于复杂样品(如生物体液、微生物培养液)中代谢物的高通量鉴定。
离子色谱仪(IC):用于阴离子代谢物(如磷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及有机酸(如柠檬酸、琥珀酸)的分析,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或紫外检测,检测限≤0.1μg/L,支持梯度洗脱,适用于微生物代谢物(如培养液中的无机离子)及环境样品(如土壤浸出液)的检测。
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用于代谢物的无偏向性分析(无需样品预处理),适用于小分子代谢物(如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的定性,分辨率≥0.5Hz(1H NMR),样品需求量≤50μL,可提供代谢物的结构信息(如质子数目、化学环境),用于宿主-微生物共代谢物分析及代谢物时空动态变化监测。
液相色谱-离子淌度质谱仪(LC-IM-MS):通过离子淌度分离(基于离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提高代谢物鉴定的准确性,用于复杂样品(如生物体液、植物提取物)中代谢物的区分(如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淌度分辨率≥100,结合高分辨质谱的精确质量数,定性准确率≥95%,适用于抗菌肽代谢组学分析及代谢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IRMS):用于代谢 flux 分析,通过检测稳定同位素标记(如¹³C、¹⁵N)代谢物的同位素丰度,跟踪代谢物在通路中的流动方向,计算代谢通路的 flux 速率(如葡萄糖通过 glycolysis 的速率、丙酮酸进入 TCA 循环的速率),精度≤0.1‰,适用于微生物代谢 flux 分析及抗菌处理对代谢网络的影响研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抑菌环三维形貌扫描检测
下一篇:自动菌落计数仪抑菌评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