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3  

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是评价不同实验室检测能力一致性的关键手段,通过统一检测标准、方法和样品,对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差异来源,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是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能力验证的重要环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重复性评价:评价同一实验室内部,同一检测人员使用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多次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具体参数包括重复性标准差(sr)、重复性限(r=2.83sr)、重复性临界差(R=2.83√(sr²+sw²),其中sw为实验室内部变差)

检测结果再现性评价:评价不同实验室之间,不同检测人员使用不同仪器,对同一试样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具体参数包括再现性标准差(sR)、再现性限(R=2.83sR)、再现性临界差(R=2.83√(sR²+sb²),其中sb为实验室间变差)

测量不确定度比对:验证各实验室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能力,比较不确定度的大小和合理性;具体参数包括扩展不确定度(U=k×uC,k为包含因子,通常取2)、不确定度分量(A类不确定度由重复测量得到,B类不确定度由仪器校准等得到)、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U/x,x为测量值)

标准物质赋值一致性验证:使用同一标准物质(CRM)比较各实验室赋值结果与标准值的差异;具体参数包括赋值误差(Δ=实测值-标准值)、误差限(±UCRM,UCRM为标准物质扩展不确定度)、一致性统计量(En值=Δ/√(Ulab²+UCRM²),En≤1为符合要求)

检测方法有效性比对:比较各实验室使用同一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评价方法适用性;具体参数包括方法回收率(Recovery=实测值/理论值×100%)、方法检出限(LOD=3×sr,sr为空白样品重复性标准差)、方法定量限(LOQ=10×sr)

仪器校准状态一致性检查:验证各实验室仪器校准结果的一致性;具体参数包括仪器示值误差(Δ=实测值-标准值)、校准不确定度(Ucal)、仪器重复性(sr,instr=√(Σ(xi-χ)²/(n-1)),xi为重复测量值,χ为平均值)

人员操作技能一致性评估:评价不同实验室检测人员操作技能对结果的影响;具体参数包括操作误差(Δ=人员操作结果-标准操作结果)、操作重复性(sr,op=√(Σ(yi-ψ)²/(m-1)),yi为同一人员重复操作结果,ψ为平均值)、操作再现性(sR,op=√(Σ(zj-ζ)²/(k-1)),zj为不同人员操作结果,ζ为总平均值)

环境条件影响评估:分析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各实验室环境控制能力;具体参数包括环境条件偏差(Δ=实测环境值-标准环境值,如温度偏差±1℃)、环境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系数(如温度系数α=Δy/ΔT,单位%/℃)、环境条件重复性(sr,env=√(Σ(ti-τ)²/(p-1)),ti为环境测量值,τ为平均值)

数据处理方法一致性验证:验证各实验室数据处理方法的一致性,包括修约规则和统计方法;具体参数包括数据修约误差(Δ=修约后值-原始值,符合GB/T 8170修约规则)、统计方法正确性(如正态分布检验采用Shapiro-Wilk检验,方差分析采用ANOVA)、数据处理结果重复性(sr,proc=√(Σ(wi-ω)²/(q-1)),wi为处理后结果,ω为平均值)

异常结果识别能力比对:评价实验室识别异常值的能力;具体参数包括异常值识别方法正确性(如Grubbs检验用于单个离群值,Dixon检验用于多个离群值)、异常值识别率(正确识别数量/总异常值数量×100%)、误判率(误判为异常值的正常数据数量/总正常数据数量×100%)

检测范围

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涉及食品中污染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微生物(菌落总数、致病菌),药品中有效成分(阿司匹林含量)、杂质(有关物质)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环境监测实验室:涉及空气质量(PM2.5、SO2、NOx)、水质(COD、BOD、重金属)、土壤(有机质、重金属)、固体废物(hazardous waste鉴别)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工业产品质量检验实验室:涉及机械产品(强度、硬度、尺寸)、电子电器产品(电磁兼容、安全性能)、建材产品(水泥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纺织产品(纤维含量、色牢度)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涉及医疗器械(注射器、心脏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致敏性)、力学性能(拉伸强度疲劳寿命)、无菌性能(无菌检查)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涉及农产品(蔬菜、水果、粮食)中农药残留(有机磷、拟除虫菊酯)、重金属(铅、镉)、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涉及建筑材料(钢筋、水泥、瓷砖)的物理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化学性能(化学成分分析)、耐久性能(抗渗性、抗冻性)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机动车检测实验室:涉及机动车(汽车、摩托车)的排放性能(CO、HC、NOx)、安全性能(制动性能、转向性能)、动力性能(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计量校准实验室:涉及计量器具(天平、电压表、温度计)的校准结果比对,包括示值误差、重复性、稳定性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纺织品检测实验室:涉及纺织品(服装、面料)的物理性能(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化学性能(pH值、甲醛含量)、外观性能(色牢度、起球等级)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电子电器产品检测实验室:涉及电子电器产品(手机、电脑、家电)的电磁兼容(EMI、EMS)、安全性能(绝缘电阻耐压强度)、环境适应性(高低温、湿度循环)等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检测标准

ISO/IEC 17043:2010《合格评定 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规定了实验室间比对的策划、实施、结果评价和报告的通用要求

GB/T 27043-2012《合格评定 能力验证的通用要求》:等效采用ISO/IEC 17043,适用于我国实验室间比对的组织和实施

ISO 5725-2:199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第2部分: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基本方法》:规定了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计算方法,用于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统计分析

GB/T 15483.1-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 第1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规定了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要求,包括样品制备、分发、数据收集等

ASTM E2500-17《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标准指南》:提供了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策划、实施和评价的指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实验室

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其中第5.9条规定了实验室应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以评价其检测能力

GB/T 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基本方法》:规定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ISO 13528:2015《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计划的通用要求》:适用于能力验证计划的组织者,规定了计划的设计、实施、结果评价和报告的要求

GB/T 32467-2015《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评价指南》:规定了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包括离群值识别、重复性和再现性计算、能力统计量(如Z值、En值)的计算

IEC 62321-2013《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其中第7部分规定了实验室间比对的要求,用于评价电子电气产品中限制物质(如铅、镉)的检测能力

检测仪器

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Minitab):用于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统计处理,支持数据录入、正态性检验、方差分析、重复性标准差(sr)和再现性标准差(sR)计算,以及Z值、En值等统计量的生成,帮助评价实验室间的一致性

标准物质(如CRM):用于验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比对的参考值,其定值不确定度应符合比对计划的要求,如食品中重金属CRM(定值不确定度U=0.05mg/kg,k=2)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工具(如GUM软件):用于计算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包括A类不确定度(由重复测量得到)和B类不确定度(由仪器校准、方法偏差等得到),评估其不确定度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用于收集、存储和管理比对数据,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方法、仪器信息、环境条件、检测结果等,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完整性,支持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分析

离群值识别工具(如Grubbs检验、Dixon检验):用于识别比对结果中的异常值,通过计算统计量(如Grubbs统计量G=|x异常-χ|/s,x异常为可疑值,χ为平均值,s为标准差)并与临界值比较,判断数据是否为离群值,排除无效数据

样品均匀性检验仪器(如高精度天平、光谱仪):用于验证比对样品的均匀性,确保样品在分发前具有良好的均匀性,避免样品不均匀对比对结果的影响,如食品样品的均匀性检验使用高精度天平(精度0.1mg)测量样品的质量差异,相对标准偏差(RSD)≤2%为符合要求

数据可视化工具(如Excel、Tableau):用于将比对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如直方图展示数据分布、箱线图展示数据离散程度、散点图展示实验室结果与标准值的关系,帮助直观分析实验室间的一致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