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残余强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6  

燃烧残余强度检测评估材料在火焰暴露后的结构完整性保持能力。该测试通过量化炭化层承载性能、结构变形量等关键参数,测定材料抵抗火焰侵蚀及维持机械强度的特性。检测过程严格控制火焰温度、燃烧时间及热流密度等变量。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残炭率测定:量化燃烧后固态残余物质量百分比,计算残留碳含量与初始质量比。

残余抗压强度:测量炭化层垂直载荷承受能力,检测精度0.5kN,量程0-500MPa。

残余弯曲模量:三点弯曲法测试炭化梁结构刚度,跨距1000.5mm,挠度分辨率0.01mm。

炭化层厚度:金相切片法测量未分解基材与炭化界面距离,测量精度5μm。

质量损失速率:记录单位时间质量变化,采样频率10Hz,量程0-200g/min。

结构变形量:激光位移计监测燃烧过程形变,分辨率0.1mm,量程50mm。

临界热辐射通量:测定维持燃烧的最小辐射强度,范围10-100kW/m,精度2%。

残炭微观结构:扫描电镜分析孔隙率与裂纹分布,放大倍数100-10000倍。

残余粘结强度:测试炭层与基体界面剥离强度,加载速率1mm/min,量程0-5MPa。

热传导系数衰减:HotDisk法测量炭层的导热性能变化,温度范围25-800℃,精度3%。

残余氧指数:测定炭化层维持燃烧的最低氧浓度,量程18-70%,分辨率0.1%。

烟气毒性指数:分析燃烧残余物释放的CO/CO₂比例,气体检测精度1ppm。

检测范围

建筑防火结构:承重墙板、防火隔断、梁柱包覆材料等建筑构件。

交通运输内饰:飞机舱壁板、高铁座椅骨架、船舶防火舱门等移动装备。

电力设施防护:电缆防火涂层、变电站绝缘挡板、电气柜阻燃隔板。

工业高温管道:石化装置保温层、蒸汽输送管外包覆材料。

复合材料制品: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玻纤层压板、陶瓷基复合材料。

防火密封系统:建筑缝隙防火封堵材料、贯穿孔洞阻燃填料。

船舶耐火分隔:符合舱室防火等级要求的甲板与舱壁结构。

核电站防护层:反应堆安全壳内部防火屏障系统。

隧道衬砌材料:城市交通隧道混凝土防火涂料及防护板材。

储罐保温层:液化气储罐绝热防护材料及外覆阻燃体系。

航空航天隔热:发动机舱防火隔层、航天器再入热防护系统。

检测标准

ISO834-1:1999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标准升温曲线要求

ASTME119-22建筑结构与材料耐火性能标准测试方法

GB/T9978.1-200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通用要求

EN1363-1耐火试验基本程序规范

JianCe1709石化设施防火结构快速升温测试标准

ISO5658-2材料火焰蔓延及燃烧性能测定方法

GB8624-201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标准

ASTMD5865材料燃烧残余物定量分析方法

IMOFTPCode国际海事组织耐火试验程序规则

NFPA251建筑结构与材料耐火极限标准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提供标准火焰源,火焰高度20-175mm可调,温度梯度控制精度10℃。

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测量残余力学性能,加载速度0.001-500mm/min,载荷精度0.5%。

锥形量热仪:测定材料燃烧参数,热辐射强度10-100kW/m可调,氧浓度控制0.1%。

高温形变监测系统: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记录结构变形,采样频率1kHz,测量精度0.05mm。

显微CT扫描仪:三维重建炭化层微观结构,空间分辨率1μm,最大扫描尺寸200mm。

热重-红外联用仪:同步分析热解过程与气体产物,升温速率0.1-100℃/min,检测限1μg。

耐火试验炉:标准耐火测试主体设备,炉温控制符合ISO834曲线,最大试件尺寸3m3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