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电弧烧蚀耐受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电弧烧蚀速率:描述材料在电弧作用下的烧蚀厚度随时间的变化,检测参数:测量精度5%,时间分辨率0.1s
质量损失率:计算试验前后材料的质量变化百分比,检测参数:称量精度0.1mg,质量损失率范围0~100%
表面形貌变化:分析烧蚀后材料表面的裂纹、熔坑等形貌特征,检测参数:扫描电镜(SEM)分辨率1nm,放大倍数100~100000
残余硬度:测量烧蚀区域的剩余硬度,评估机械性能保留情况,检测参数:维氏硬度计载荷10~1000g,精度1%
残余拉伸强度:测试烧蚀后材料的拉伸强度,评估结构完整性,检测参数:拉力机量程0~500kN,精度0.5%
电弧能量吸收量:计算材料吸收的电弧能量,检测参数:能量测量范围0~100kJ,精度1%
烧蚀产物成分分析:分析烧蚀产物的化学成分,检测参数:能谱仪(EDS)元素检测范围B~U,检出限0.1%
表面粗糙度变化:测量烧蚀前后材料表面的粗糙度,检测参数:粗糙度仪量程0~20μm,精度0.01μm
残余绝缘电阻:测试烧蚀后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检测参数:高阻计量程10^6~10^14Ω,精度5%
烧蚀区域显微硬度:检测烧蚀区域的显微硬度分布,检测参数:显微硬度计载荷1~100g,精度0.5HV
电弧引燃时间:记录材料在电弧作用下开始燃烧的时间,检测参数:时间分辨率0.01s,测量范围0~100s
烧蚀区域面积:测定材料表面被电弧烧蚀的面积,检测参数:图像分析精度0.1mm,面积范围0~1000mm
残余弹性模量:测试烧蚀后材料的弹性模量,评估其变形能力,检测参数: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频率范围0.1~100Hz,精度2%
烧蚀产物堆积厚度:测量烧蚀后试样表面产物的堆积厚度,检测参数:profilometer量程0~100μm,精度0.1μm
检测范围
航空航天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合金等,用于飞机发动机、航天器结构件的抗电弧烧蚀评估
电力电子组件:如高压开关触头、绝缘套管、母线排等,检测其在电弧放电环境下的耐受性能,保障电力系统可靠性
新能源设备: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的关键部件,评估其在电弧故障中的抗烧蚀能力,防止设备损坏
轨道交通材料:地铁、高铁的受电弓滑板、接触线等,检测其在与接触网摩擦产生电弧时的烧蚀性能,确保行车安全
国防军事装备:导弹发动机喷管、雷达天线罩等,评估其在高温电弧环境下的结构完整性,满足军事应用要求
电子电器产品:家用空调、冰箱的压缩机接线端子,检测其在电弧放电时的烧蚀情况,防止火灾隐患
绝缘材料:聚酰亚胺薄膜、环氧树脂、硅橡胶等,用于电机、变压器的绝缘部件,评估其电弧烧蚀耐受性能
金属材料:铜合金、铝合金、钨合金等,用于开关、继电器的触头,检测其电弧烧蚀后的磨损情况
高分子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增强塑料等,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行业的结构件,评估其电弧烧蚀后的性能保留率
特种功能材料:导电陶瓷、耐高温涂料等,用于高温、高电压环境下的设备,检测其电弧烧蚀耐受性能
汽车零部件:电动汽车电池包母线、充电桩接口等,检测其在电弧放电时的烧蚀性能,保障车辆用电安全
船舶设备:船舶高压配电系统的断路器、电缆终端等,评估其在海上潮湿环境下的电弧烧蚀耐受性能
医疗设备:手术电刀电极、高频治疗仪配件等,检测其在电弧作用下的烧蚀情况,确保医疗操作安全
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焊接手臂、伺服电机绕组等,评估其在电弧焊接过程中的抗烧蚀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检测标准
ASTME1523-06(2018):电弧烧蚀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了材料在电弧作用下的烧蚀速率、质量损失等参数的测量方法
ISO11616:2015:电力系统用材料电弧烧蚀耐受试验标准,适用于高压开关触头、绝缘材料等的检测
GB/T31489-2015:金属材料电弧烧蚀试验方法,规定了金属材料在电弧作用下的烧蚀速率、质量损失率的测定方法
GB/T24626-2009:电气绝缘材料电弧烧蚀试验导则,指导绝缘材料的电弧烧蚀耐受性能测试
ASTMD495-18:高压电弧点火试验标准,用于评估材料的电弧引燃和烧蚀性能
ISO20284:2018:轨道交通用接触线电弧烧蚀试验方法,规定了接触线在电弧作用下的烧蚀速率、表面形貌等参数的测量
GB/T16927.1-201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用于指导电弧烧蚀试验中的高电压施加方法
ASTME2224-02(2017):复合材料电弧烧蚀试验标准,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的检测
ISO14373:2009:航空航天用材料电弧烧蚀试验方法,规定了航空航天材料在电弧环境下的性能评估方法
GB/T33873-2017:电力电子器件用绝缘材料电弧烧蚀耐受试验方法,适用于电力电子组件的绝缘材料检测
EN60695-11-2:2003:着火危险测试第11-2部分:电弧引燃试验,规定了材料的电弧引燃性能测试方法
JISC2151:2016:电气绝缘材料的电弧烧蚀试验方法,适用于日本国内电气设备绝缘材料的检测
ASTMF150-19: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电弧烧蚀试验标准,规定了航空航天金属材料的电弧烧蚀速率测定方法
GB/T2900.10-2013:电工术语电弧焊和相关工艺,用于规范电弧烧蚀试验中的术语定义
检测仪器
电弧烧蚀试验系统:由电弧发生装置、试样夹持机构、温度监测系统组成,用于模拟实际电弧环境,施加可控的电弧能量至试样表面
高精密电子天平:分辨率0.1mg,用于测量试样试验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质量损失率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配备能谱仪(EDS),分辨率1nm,用于观察烧蚀后试样表面的形貌特征(如裂纹、熔坑),并分析烧蚀产物的化学成分
维氏硬度计:载荷范围10~1000g,精度1%,用于测量烧蚀区域的残余硬度,评估材料机械性能的保留情况
激光测厚仪:测量范围0~10mm,精度0.001mm,用于检测试样烧蚀前后的厚度变化,计算电弧烧蚀速率
拉力试验机:量程0~500kN,精度0.5%,用于测试烧蚀后材料的残余拉伸强度,评估其结构完整性
高阻计:量程10^6~10^14Ω,精度5%,用于测量烧蚀后绝缘材料的残余绝缘电阻,判断其绝缘性能的退化情况
粗糙度仪:量程0~20μm,精度0.01μm,用于测量烧蚀前后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分析表面形貌的变化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频率范围0.1~100Hz,精度2%,用于测试烧蚀后材料的残余弹性模量,评估其变形能力
图像分析仪:配备高分辨率相机,精度0.1mm,用于测定烧蚀区域的面积,分析烧蚀范围
profilometer:量程0~100μm,精度0.1μm,用于测量烧蚀产物的堆积厚度,评估产物的堆积情况
高温热电偶:测量范围0~2000℃,精度1℃,用于监测电弧烧蚀过程中试样表面的温度变化,记录温度曲线
数字示波器:带宽1GHz,采样率5GS/s,用于测量电弧放电时的电压、电流波形,计算电弧能量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高温炉,温度范围室温~1500℃,用于测试高温环境下材料的残余拉伸强度,模拟实际工作条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极限氧指数分析检测
下一篇:裂纹内填充完整性验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