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多机组协调性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机组同步误差:测量多机组启动或稳态运行时的转速差(交流电机)或相位差(发电机组),具体参数要求为交流电机≤50ms、发电机组≤1(额定转速下)。
负载分配均匀度:检测多机组在额定负载、部分负载及过载工况下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分配差异,指标为有功功率偏差≤2%、无功功率偏差≤5%。
启停顺序一致性:验证机组按预设逻辑启停的时间偏差,要求自动模式下≤100ms、手动模式下≤200ms(以首台机组启动/停止信号为基准)。
故障转移时间:模拟某机组发生断相、过载或通信中断等故障时,备用机组投入运行的时间,critical系统≤200ms、一般系统≤500ms(从故障信号触发至备用机组达到额定输出的时间)。
频率波动协同性:检测多机组并联运行时的频率偏差,稳态工况下≤0.05Hz、暂态(如负载突变)工况下≤0.2Hz(以系统标称频率为基准)。
电压调节同步性:测量多机组电压调整的响应时间差,当系统电压偏差5%时,响应时间差≤30ms(以首台机组开始调整电压的时间为基准)。
通信延迟:检测机组间通过现场总线(如Profibus、Modbus)或以太网传输控制指令与状态数据的延迟时间,以太网≤10ms、现场总线≤50ms(从发送端发出信号至接收端收到信号的时间)。
负载突变响应时间:模拟负载突然增加(+20%额定负载)或减少(-20%额定负载)时,机组调整输出功率的时间,负载变化10%时≤100ms、20%时≤200ms(从负载变化信号触发至机组输出稳定的时间)。
冗余切换成功率:统计1000次故障模拟循环中,备用机组成功切换并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比例,指标≥99.9%(切换失败定义为系统停机、电压/频率超出允许范围)。
协同控制算法有效性:验证控制算法对多机组状态(如转速、功率、温度)的调整能力,稳态误差≤1%(设定值)、动态超调量≤5%(调整过程中输出超过设定值的最大值)。
热平衡协同性:测量多机组运行时关键部件(如电机绕组、轴承)的温度分布差异,同一类型部件温度偏差≤5℃(额定负载下运行2小时后)。
振动同步性:检测多机组运行时的振动相位差(如风机组叶轮、发电机组转子),相位差≤10(额定转速下)。
检测范围
火力发电厂多汽轮发电机组:涵盖300MW及以上容量的汽轮发电机组,针对机组启动同步、负载分配、故障转移等协同性能测试。
风力发电场多风机组:包括陆上风电场(1.5MW-5MW风机)、海上风电场(5MW-10MW风机),验证风机组在风速变化、电网故障时的协同控制性能。
核电常规岛多机组:针对核电厂常规岛中的汽轮机、给水泵组、凝汽器真空泵组等,检测多机组协同运行的稳定性。
工业锅炉多燃烧器机组:涵盖钢铁、水泥行业的工业锅炉(容量≥100t/h),验证多燃烧器的燃料分配均匀度、火焰稳定性及启停顺序一致性。
冶金行业多轧机机组:包括热轧、冷轧生产线中的多机架轧机(如带钢轧机、棒材轧机),检测轧机速度同步性、张力控制协同性及负载分配均匀度。
轨道交通牵引多机组:针对地铁(1500VDC)、高铁(25kVAC)牵引系统中的多电机组,验证牵引时的转速同步误差、功率分配偏差及故障切换时间。
船舶动力多柴油机机组:涵盖散货船、集装箱船的主推进系统(2-4台柴油机),检测机组启动同步性、负载分配均匀度及海上航行时的协同稳定性。
数据中心多UPS机组:包括大型数据中心(≥1000kW容量)的多UPS并联系统,验证负载分配均匀度、冗余切换成功率及通信延迟。
化工园区多压缩机机组:针对石油化工、天然气处理中的多压缩机(如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检测压力协同控制、流量分配均匀度及故障转移时间。
新能源微电网多机组:涵盖光伏(100kW-500kW)、风电(1MW-5MW)、储能(锂电池、铅酸电池)等多机组组成的微电网,验证协同调度、功率预测与故障响应性能。
矿山机械多电机组:包括矿山提升机、破碎机的多电机组(容量≥500kW),检测电机转速同步性、负载分配均匀度及启停顺序一致性。
检测标准
GB/T31464-2015多机组协同控制性能评价导则:规定了多机组协同控制性能的评价指标、测试方法及等级划分。
ISO22400-2:2019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运行管理第2部分:多机组协同要求:明确了制造系统中多机组协同的功能要求与通信规范。
ASTMF2945-12(2017)工业机组协同运行性能测试标准:提供了工业场景下多机组协同性能的测试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
GB/T28570-2012风力发电机组多机组协同控制技术规范:针对风力发电场多风机组的协同控制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
IEC61850-7-4:2010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4部分:多机组协同控制通信要求:规定了多机组协同控制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及延迟要求。
GB/T19068-2008核电厂常规岛汽轮机机组运行技术条件(多机组部分):明确了核电厂常规岛多汽轮机机组协同运行的技术指标。
ISO15230:2007机械安全多机组协同系统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提供了多机组协同系统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控制措施。
GB/T33590-2017数据中心多UPS机组协同运行技术要求:针对数据中心多UPS机组的协同性能提出了具体的测试指标与方法。
ASTME2848-11(2016)船舶动力多机组协同性能测试方法:规定了船舶动力多机组协同性能的测试流程与验收标准。
IEC60034-26:2008旋转电机第26部分:多机组协同运行的振动与噪声限值:明确了多机组协同运行时的振动相位差、噪声级等指标。
GB/T26862-2011电力系统多机组协同控制技术规范:针对电力系统中的多机组(如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规定了协同控制的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
检测仪器
多通道转速/相位测试仪:用于同时测量多机组的转速(交流电机)或相位(发电机组)信号,支持4-16通道同步采样,采样率≥10kHz,转速测量分辨率≤0.1rpm,相位测量分辨率≤0.01。
功率分析仪:检测多机组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输出,支持3-6个机组同时测量,有功功率测量精度≤0.5%,无功功率测量精度≤1%,带宽≥100kHz。
协同控制信号记录仪:记录多机组的控制指令(如启动/停止信号、功率调整指令)、反馈信号(如电压、电流、转速),存储容量≥16GB,采样间隔≤1ms,支持离线数据分析与曲线生成。
故障模拟发生器:模拟多机组常见故障(如断相、过载、通信中断、温度超限),支持1-8路故障输出,故障信号响应时间≤50ms,可自定义故障类型与持续时间。
频率/电压同步测试仪:测量多机组的频率偏差、电压相位差,频率测量范围45-65Hz,测量精度≤0.001Hz;电压相位测量范围0-360,测量精度≤0.1,支持实时显示与数据存储。
负载模拟装置:模拟多机组的不同负载情况(如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冲击负载),负载容量≥100kW,调整精度≤1%,支持负载突变(20%额定负载)模拟。
通信协议分析仪:解析多机组间的通信数据(如ModbusRTU、ProfibusDP、Ethernet/IP),支持实时捕获与离线分析,通信延迟测量精度≤1ms,可识别通信错误(如丢包、误码)。
振动监测系统:监测多机组运行时的振动信号(如电机轴承、风机叶轮、发电机组转子),支持4-8通道,频率范围1-1000Hz,振动速度测量精度≤0.1mm/s,可生成振动频谱图。
热成像仪:检测多机组关键部件(如电机绕组、轴承、变压器)的温度分布,分辨率≤0.1℃,测温范围-20-150℃,支持温度差异报警与热图像存储。
冗余切换测试仪:模拟机组故障(如停机、电压超限),测量备用机组投入的时间,时间分辨率≤1ms,支持1-4路切换测试,可统计切换成功率与失败原因。
相位差测试仪:测量多机组输出电压的相位差(如发电机组、UPS机组),相位差测量范围0-360,测量精度≤0.5,支持实时显示与数据记录。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功率因数补偿测试检测
下一篇:重力势能存储密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