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化妆品原料致敏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皮肤致敏性试验(局部淋巴结assay,LLNA):评估原料诱导皮肤过敏的潜力,检测参数包括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I≥3为阳性)、刺激指数(SI)计算、放射性胸腺嘧啶掺入量。
豚鼠最大化试验(GMPT):经典的皮肤致敏性测试方法,检测参数包括诱导接触后皮肤反应评分(红斑/水肿0-4级)、激发接触后24/48/72小时皮肤反应观察、致敏率(≥10%为致敏)。
人类重复insultpatch试验(HRIPT):模拟人体长期接触情况,检测参数包括patch贴敷次数(通常9次诱导+1次激发)、皮肤反应评分(红斑/水肿/丘疹0-3级)、阳性反应发生率。
角质形成细胞毒性试验(KCcytotoxicity):评估原料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参数包括细胞存活率(MTT法≥70%为无明显毒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细胞形态观察(光学显微镜)。
树突状细胞成熟试验(DCmaturation):检测原料对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参数包括表面标志物表达(CD80、CD86、MHCⅡ阳性率≥2倍对照)、细胞因子分泌(IL-1β、TNF-α浓度)。
组胺释放试验(HRT):评估原料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能力,参数包括组胺释放率(≥10%为阳性)、肥大细胞存活率(台盼蓝排斥法≥80%)、组胺浓度测定(荧光法检出限0.1ng/mL)。
接触性荨麻疹试验(CUtest):检测原料引发即时性皮肤过敏反应的潜力,参数包括贴敷后15-30分钟皮肤反应(红斑/风团0-4级)、反应持续时间、受试者自我评估(瘙痒/刺痛评分0-3级)。
代谢活化试验(metabolicactivation):评估原料经代谢转化后的致敏性,参数包括加入代谢活化系统(S9混合物)后的细胞增殖指数、代谢产物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细胞毒性变化(LDH释放率)。
定量构效关系分析(QSAR):通过化学结构预测致敏性,参数包括分子descriptors(亲脂性、电子密度)、模型预测准确率(≥85%)、结构-活性关系(SAR)分析。
过敏原成分分析:识别原料中已知致敏物质,参数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检测限(0.01μg/g)、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离度(≥1.5)、过敏原数据库匹配率(≥90%)。
检测范围
天然植物原料:如提取物、精油、粉末等,评估其含有的天然致敏成分(如香茅醇、柠檬烯)。
合成化学原料: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香料等,检测人工合成物质的潜在致敏性。
动物来源原料:如胶原蛋白、胎盘提取物等,识别动物源性成分中的致敏蛋白。
矿物原料:如滑石粉、二氧化钛、氧化锌等,评估矿物颗粒对皮肤的刺激或致敏作用。
功效性原料:如美白剂(维生素C衍生物)、抗皱剂(视黄醇)等,检测功效成分的致敏潜力。
化妆品半成品:如乳液基料、膏霜基质等,评估配方中原料组合的致敏性。
儿童化妆品原料:如婴儿沐浴露成分、儿童面霜原料等,针对儿童皮肤娇嫩特性的致敏性评估。
防晒原料:如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化学防晒剂(oxybenzone)等,检测防晒成分的皮肤致敏性。
染发原料:如对苯二胺衍生物、过氧化氢等,评估染发产品中原料的接触致敏性。
面膜原料:如面膜布材质、精华液成分等,检测面膜类产品原料的致敏风险。
口腔护理原料:如牙膏香精、漱口水成分等,评估口腔黏膜接触的致敏性。
眼部化妆品原料:如眼影粉、睫毛膏成分等,检测眼部黏膜敏感部位的致敏潜力。
检测标准
OECD429:皮肤致敏性试验(局部淋巴结assay,LLNA)。
GB/T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
ISO10993-10: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和致敏试验。
ASTME1903-07:豚鼠最大化试验(GMPT)标准方法。
GB/T21608-2008:化妆品皮肤致敏性试验局部淋巴结法。
OECD406:豚鼠皮肤致敏性试验(最大化法)。
ISO18185:纺织品化妆品皮肤致敏性测试重复insult补丁试验。
GB/T17519-2013:化妆品原料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ICHS10:药物致敏性研究指导原则(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参考)。
ECRegulation1223/2009:欧盟化妆品法规(涉及致敏性原料的要求)。
GB7919-2015: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含致敏性原料限量要求)。
USP467:残留溶剂测试(适用于化妆品原料中挥发性致敏溶剂检测)。
检测仪器
酶标仪:用于皮肤致敏性试验中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的检测,通过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刺激指数(SI),波长范围400-750nm,吸光度精度0.005A。
流式细胞仪:用于树突状细胞成熟试验,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80、CD86)的表达率,荧光通道数≥4,检测精度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用于过敏原成分分析,分离并鉴定原料中的致敏物质(如香茅醇),检测限0.01μg/g,分辨率≥1000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合成化学原料的致敏成分分析,检测挥发性致敏物质(如柠檬烯),分离度≥1.5,定性准确率≥90%。
显微镜(带成像系统):用于角质形成细胞毒性试验,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如凋亡小体),放大倍数≥200倍,成像分辨率≥19201080。
放射性计数器:用于LLNA试验,测量放射性胸腺嘧啶掺入量,计数效率≥80%,背景计数≤10cpm。
pH计:用于调整试验溶液的pH值,确保试验条件符合标准要求,测量范围0-14,精度0.01pH。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原料样品,确保试验剂量准确,最大称量100g,精度0.1mg。
生物安全柜:用于处理生物样本(如细胞、动物组织),防止交叉污染,洁净等级ISO5,风速0.38-0.5m/s。
恒温培养箱:用于细胞或微生物培养,保持试验温度稳定,温度范围25-50℃,精度0.5℃。
离心机:用于分离细胞或组织样本,获取上清液或沉淀,最大转速15000rpm,离心力≥20000g。
超纯水机:用于制备试验用超纯水,去除水中的杂质和致敏物质,电阻率≥18.2MΩcm,总有机碳(TOC)≤10ppb。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水浴回缩率检测
下一篇:低氘水重金属痕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