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浪涌抗扰度验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1  

雷击浪涌抗扰度验证检测评估电气电子设备耐受由开关瞬态或雷击引起的浪涌冲击的能力。检测要点包括施加浪涌电压电流参数、耦合方式、测试等级、性能判据及设备在指定条件下的响应。核心在于模拟标准浪涌波形并通过量化的电气参数验证设备的耐受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浪涌电压峰值耐受能力:施加标准开路电压波形至被测设备端口,验证其在高电压峰值冲击下的绝缘性能和功能维持能力。具体检测参数为1.2/50μs开路电压波形,峰值范围0.5kV至6kV。

浪涌电流峰值耐受能力:施加标准短路电流波形并通过耦合网络注入被测设备端口,评估其对大电流冲击的耐受性。具体检测参数为8/20μs闭路电流波形,幅度范围0.25kA至3kA。

电源线耦合浪涌抗扰度:模拟雷击感应能量通过供电线路侵入设备的场景,评估电源端口承受浪涌的能力。具体检测参数采用差模与共模耦合方式,施加相位角0°、90°、180°、270°。

通信线信号线耦合浪涌抗扰度:验证非电源端口(如数据线、控制线、通信接口)承受感应浪涌的能力。具体检测参数采用电容耦合或气体放电管耦合方式,波形符合1.2/50μs电压与8/20μs电流组合。

浪涌波形参数验证:精确测量实际施加波形的关键参数以确保符合标准要求。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波前时间(开路电压1.2μs±30%,闭路电流8μs±20%)、半峰值时间(开路电压50μs±20%,闭路电流20μs±20%)。

耦合去耦网络隔离性能:检测耦合网络在施加浪涌时对辅助设备及供电网络的隔离效能。具体检测参数包含去耦阻抗特性(≥40Ω)及反向耦合衰减(≥20dB)。

重复浪涌冲击稳定性:评估设备在连续多次标准浪涌冲击下的功能稳定性及性能衰减情况。具体检测参数为施加正负极性各5次,间隔时间≥60s。

工作状态浪涌响应:在设备不同运行模式及负载条件下施加浪涌,检测其动态响应特性。具体检测参数覆盖待机模式、满载模式、临界工作点模式。

保护器件动作特性分析:测量设备内置浪涌保护器件(如压敏电阻、TVS管、气体放电管)的动作电压、箝位电压及能量吸收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含箝位响应时间≤25ns,能量耐受≥0.5J。

地电位抬升效应评估:检测雷击导致参考地电位突变时,设备各端口间电位差耐受能力。具体检测参数为共模浪涌施加时参考地波动≤10%。

绝缘强度验证:浪涌冲击后检测设备绝缘电阻及介质耐压强度变化。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绝缘电阻≥100MΩ(500VDC),工频耐压≥1500VAC/60s。

功能性能判据等级确认:依据标准分类判定设备在浪涌冲击后的性能等级。具体判据包含A级(功能不受影响)、B级(功能暂时丧失但自恢复)、C级(需人工干预恢复)。

检测范围

电力输变电设备:变电站监控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断路器控制单元等高压环境设备的浪涌防护能力验证。

通信网络设备:程控交换机、基站设备、光纤收发器、路由器等通信端口浪涌耐受性测试。

工业控制装置:PLC控制器、变频器、伺服驱动器、传感器等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电源及信号线浪涌抗扰度评估。

家用电器产品:空调控制器、冰箱压缩机驱动板、洗衣机控制面板等民用设备电源端口浪涌防护验证。

医疗电子设备:医用影像系统、生命监护仪、输液泵等医疗设备的电源及数据端口浪涌耐受能力检测。

轨道交通设备:信号控制系统、车载电子装置、轨道检测仪器等牵引供电环境下的浪涌防护性能测试。

光伏逆变系统:太阳能逆变器、汇流箱、监控单元在直流侧与交流侧浪涌冲击下的运行稳定性验证。

汽车电子部件:车载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BMS)、ECU控制器等汽车电气系统的抛负载浪涌耐受测试。

照明驱动系统:LED路灯驱动电源、景观照明控制器在电网瞬态浪涌下的性能维持能力评估。

安防监控设备:摄像机、门禁控制器、报警主机等户外设备信号线及电源端口的浪涌抗扰度测试。

船用电子装置:导航雷达、船舶通信设备、机舱监控系统在船舶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浪涌耐受能力验证。

航空航天电子:机载娱乐系统、飞行控制单元、地面支持设备在特殊电磁环境下的浪涌防护性能检测。

检测标准

IEC 61000-4-5 电磁兼容性(EMC) 第4-5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ISO 7637-2 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EN 61000-4-5 电磁兼容性(EMC) 第4-5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ANSI/IEEE C62.41 低压交流电源电路浪涌环境推荐规程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IEC 60060-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定义和试验要求

YD/T 993 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ITU-T K系列建议 电信设备的抗扰度与过电压防护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浪涌试验条款)

检测仪器

组合波浪涌发生器:产生符合标准的1.2/50μs开路电压波及8/20μs短路电流波,提供峰值电压6kV以上、峰值电流3kA以上的浪涌能量输出。

耦合去耦网络:实现浪涌能量向被测线路的定向注入,同时隔离辅助设备免受浪涌冲击,具备电源线L/N/PE耦合及信号线电容耦合功能。

高压差分探头:精确测量浪涌波形的瞬态高压参数,带宽≥100MHz,电压量程≥10kV,确保波形参数符合标准容差要求。

电流测量传感器:监测浪涌冲击过程中的瞬态大电流,采用罗氏线圈或电流互感器结构,带宽≥10MHz,峰值电流测量能力≥5kA。

自动测试控制系统:控制浪涌发生器参数设置、触发时序及极性切换,同步采集设备响应信号并记录测试数据,支持多端口顺序测试功能。

瞬态记录分析仪:高速捕捉浪涌波形及设备响应特性,采样率≥100MS/s,存储深度≥1M点,具备波形参数自动分析功能。

绝缘电阻测试仪:浪涌试验前后验证设备绝缘性能变化,测试电压范围50V至1000V,电阻量程1MΩ至10TΩ。

参考接地系统:提供低阻抗浪涌电流泄放路径,接地阻抗≤0.1Ω,满足标准规定的接地平面尺寸及导体截面积要求。

电磁屏蔽室:隔离外部电磁干扰对浪涌测试结果的影响,衰减效能≥100dB(10kHz-1GHz),确保测试环境背景噪声达标。

设备监控平台:实时监测被测设备在浪涌冲击过程中的运行状态参数,记录功能异常或性能降级现象,支持多通道电压电流信号同步采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