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耐磨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1  

本文概述泰伯耐磨性检测的专业流程,聚焦耐磨性能评估的关键要点,包括测试参数、材料适用性、国际标准遵循及仪器功能。强调实验室操作规范和数据准确性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耐磨指数测试:量化材料在标准磨损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具体参数包括磨损轮转速60rpm、负载重量500g至1000g、测试周期1000次至5000次。

磨耗损失测量:评估材料经摩擦后的重量减少量。具体参数包括样品初始重量10g至100g、磨损后重量损失百分比精度±0.1%、测试环境温度25°C。

表面粗糙度变化检测:分析磨损后材料表面状态的变化。具体参数包括粗糙度参数Ra测量范围0.1μm至10μm、使用触针式轮廓仪扫描、采样长度5mm。

厚度减少评估:测定材料磨损导致的几何厚度变化。具体参数包括厚度测量精度±0.01mm、测量点数量5个以上、测试前后差值计算。

耐磨周期极限测试:确定材料失效前的最大摩擦周期。具体参数包括周期增量100次、失效标准定义为厚度损失超过10%、负载恒定1000g。

摩擦系数变化监测:记录磨损过程中摩擦力的动态变化。具体参数包括摩擦力传感器量程0N至10N、采样频率100Hz、平均摩擦系数计算。

视觉外观评级:基于标准图卡评估磨损表面的视觉缺陷。具体参数包括光泽度变化ΔGU测量、色差ΔE量化、缺陷面积百分比评估。

硬度变化测试:测量磨损前后材料硬度的差异。具体参数包括洛氏硬度计压头载荷60kg、硬度值范围50HRC至100HRC、压痕深度精度±0.001mm。

涂层附着力评估:针对涂层材料检测磨损后的附着强度。具体参数包括划格测试刀具角度30°、网格间距1mm、脱落面积比例计算。

光泽保持率测定:评估材料表面光泽在磨损后的保留程度。具体参数包括光泽度计入射角60°、测量值范围0GU至100GU、变化率计算精度±2%。

检测范围

塑料制品:包括注塑件和板材,用于评估日常摩擦下的耐久性。

涂层材料:如油漆和镀层,检测表面保护层的耐磨寿命。

纺织品:包括布料和纤维制品,评估反复摩擦下的抗磨损性能。

皮革制品:如鞋面和家具,测试实际使用中的耐磨特性。

纸张材料:包括包装纸和印刷品,衡量摩擦导致的表面退化。

橡胶产品:如密封圈和轮胎,检测弹性材料在动态负载下的耐磨性。

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评估多层结构的整体耐磨表现。

地板材料:包括瓷砖和木地板,测试步行摩擦下的表面完整性。

汽车内饰:如仪表盘和座椅,评估车内环境中的长期耐磨需求。

电子产品外壳:包括手机壳和壳体,检测搬运和使用中的摩擦损伤。

检测标准

ASTM D4060:标准测试方法用于测定涂层耐磨性的泰伯法。

ISO 9352:塑料材料耐磨性测定规范,基于泰伯磨损测试。

GB/T 1768:中国国家标准规定涂层耐磨性测试的泰伯方法。

ASTM D1044:透明塑料耐磨性测试的标准程序。

ISO 5470:橡胶和塑料耐磨测试的国际通用标准。

GB/T 3903:中国国家标准针对鞋类材料的耐磨性评估。

ASTM F1978:地板材料耐磨性测试的标准指南。

ISO 12947:纺织品耐磨性测定的国际规范。

GB/T 4802:中国国家标准用于织物耐磨性能测试。

ASTM D3884:纺织品耐磨测试的标准方法。

检测仪器

通用耐磨测试机:模拟材料磨损的设备,在本检测中施加标准负载和转速进行摩擦模拟。

磨损轮组件:可更换的磨损头装置,在本检测中提供不同粗糙度的摩擦表面以模拟实际条件。

精密电子天平:高精度重量测量仪器,在本检测中量化样品磨损前后的重量损失。

表面轮廓仪:触针式表面分析设备,在本检测中扫描并评估磨损后的粗糙度变化。

硬度测试仪:压入式硬度测量工具,在本检测中测定材料磨损区域的硬度差异。

光泽度计:光学测量设备,在本检测中量化表面光泽在磨损前后的变化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