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电源抑制比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低频电源抑制比:评估被测电源在10Hz至1kHz低频段对输入电压波动的抑制能力,反映其抑制工频干扰的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50Hz/60Hz抑制比(单位dB)、100Hz/120Hz抑制比(单位dB)、频率范围覆盖10Hz-1kHz。
高频电源抑制比:测量被测电源在10kHz至10MHz高频段对输入电压噪声的抑制效果,考察其对高频干扰的滤波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含10kHz抑制比(单位dB)、100kHz抑制比(单位dB)、1MHz抑制比(单位dB)、频率范围覆盖10kHz-10MHz。
共模电源抑制比:针对共模干扰(输入与地之间的电压波动),测试被测电源输出端的抑制能力,反映其抑制地环路干扰的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共模干扰抑制比(单位dB)、共模电压范围±10V至±100V、频率范围10kHz-1MHz。
差模电源抑制比:衡量差模干扰(输入正负极之间的电压波动)对被测电源输出的影响抑制能力,体现其对抗输入电压变化的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含差模干扰抑制比(单位dB)、差模电压范围±5V至±50V、频率范围10Hz-100kHz。
瞬态响应抑制比:评估被测电源在输入电压突然变化(如阶跃变化)时,输出电压的恢复能力及抑制瞬态波动的效果。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瞬态恢复时间(单位μs)、瞬态过冲/下冲幅度(单位mV)、阶跃电压变化幅度±10%输入电压。
电源纹波抑制比:测试被测电源对输入纹波电压的抑制能力,反映其输出纹波的纯净程度。具体检测参数包含纹波抑制比(单位dB)、输入纹波频率100Hz/120Hz/1kHz、输出纹波峰峰值(单位mV)。
负载突变抑制比:考察被测电源在负载电流突然变化(如突加/突卸)时,输出电压的瞬态变化及恢复能力,体现其动态响应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负载突变响应时间(单位μs)、负载变化率10%/100%/500%/s、输出电压恢复时间(单位ms)。
温度漂移抑制比:在温度变化环境下,测试被测电源抑制因温度波动导致的输出电压偏移的能力,反映其温度稳定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温度范围-40℃至+85℃、温度变化速率1℃/min、输出电压漂移抑制比(单位ppm/℃)。
电压跌落抑制比:模拟输入电压瞬间跌落(如电网故障导致的电压暂降)时,被测电源维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能力,评估其应对电压异常的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电压跌落深度(如80%输入电压)、跌落持续时间10ms/100ms/1s、输出电压恢复时间(单位ms)。
接地环路抑制比:针对接地环路引起的干扰电压,测试被测电源抑制环路电流对输出的影响能力,反映其接地设计的合理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接地环路电阻范围0.1Ω-10Ω、干扰频率100Hz-10kHz、抑制比(单位dB)。
谐波电流抑制比:测量被测电源输入电流中谐波分量的含量,评估其抑制谐波电流对电网污染的能力,符合电能质量要求。具体检测参数包含总谐波畸变率(THD,单位%)、各次谐波电流含量(如3次、5次、7次谐波,单位A)。
检测范围
线性稳压器:基于线性调整元件的电源转换器件,通过消耗多余能量实现电压稳定,常见于低噪声、高精度电子设备。
开关电源模块:采用高频开关技术的高效电源转换模块,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设备及消费电子领域。
电源管理IC:集成多种电源管理功能的集成电路,用于电池充电、电压调节及系统供电管理,常见于便携式电子设备。
DC-DC转换器:将直流输入电压转换为不同直流输出电压的电路或模块,支持隔离或非隔离拓扑结构,用于分布式电源系统。
AC-DC适配器: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输出的电源设备,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的充电供电。
电池供电设备:以电池为能源的电子设备,如手持仪器、物联网终端等,需检测电源在电池电压波动时的抑制性能。
工业控制电源:为工业自动化设备、传感器及执行器提供稳定供电的电源系统,需具备强抗干扰能力。
通信设备电源:支撑通信基站、交换机等设备运行的电源模块,需满足高可靠性及电磁兼容要求。
汽车电子电源:应用于车载电子系统的电源装置,需适应宽电压波动(如冷启动、负载突降)及复杂电磁环境。
医疗设备电源:为医疗仪器(如监护仪、手术设备)供电的专用电源,需具备高稳定性和低干扰特性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检测标准
依据IEC 62368-1:2018《音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安全》中关于电源输入特性的电磁兼容要求,规范电源抑制比的测试方法。
GB/T 13837-2012《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规定了广播设备电源端口传导骚扰的抑制性能测试标准。
IEEE 1100-2005《接地系统的地面阻抗、接地极和接地网》提供了电源系统中共模干扰抑制的接地设计及测试依据。
MIL-STD-461G-2020《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针对军用电源设备,明确了高频及瞬态干扰抑制的性能指标。
GB 4824-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规定了ISM设备电源端口的传导和辐射骚扰抑制要求。
GB/T 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用于评估电源系统对瞬态干扰的抑制能力。
GB/T 17626.5-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规定了电源设备承受浪涌干扰时的抑制性能测试方法。
GB/T 14598.17-2012《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电气干扰试验第17部分:共模、差模干扰电压的抑制性能试验》针对保护类电源设备的干扰抑制性能提出测试要求。
IEC 61000-3-2:2019《电磁兼容(EMC)第3-2部分: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规范了电源设备输入电流谐波的抑制性能限值。
GB/T 18268.1-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对实验室及测量用电源设备的抑制性能提出了基础电磁兼容要求。
检测仪器
音频分析仪:具备高精度信号发生与分析功能的仪器,用于生成低频干扰信号并测量电源在10Hz-20kHz范围内的抑制比参数。
频谱分析仪:覆盖10Hz-6GHz频率范围的信号分析设备,可实时监测电源输入输出端的频谱分布,用于高频抑制比及谐波电流的测量。
数字存储示波器:采样率≥1GSa/s、带宽≥100MHz的时域分析仪器,用于捕捉电源在瞬态干扰(如负载突变、电压跌落)时的输出电压变化,计算瞬态响应抑制比。
电磁兼容测试系统:集成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及接收机的综合测试平台,可模拟共模/差模干扰信号并注入被测电源,用于共模/差模抑制比的测试。
高精度电压电流源:输出精度±0.1%、稳定度±10ppm/℃的精密信号源,可提供稳定的正弦波、方波等干扰信号,用于电源抑制比的基准激励。
温度循环箱:温度范围-60℃至+150℃、温变速率可控的环境试验设备,用于在温度变化环境下测试电源的温度漂移抑制比。
负载突变发生器:可在1ms内实现负载电流从0至额定值突变的测试装置,用于模拟负载突变场景并测量电源的负载突变抑制比。
接地环路干扰模拟器:可注入0-10V共模干扰电压并测量环路电流的专用设备,用于评估电源对地环路干扰的抑制能力。
谐波分析仪:基于FFT算法的电能质量分析仪器,可精确测量电源输入电流中各次谐波分量含量,用于计算谐波电流抑制比。
噪声系数分析仪:频率范围10Hz-3GHz、噪声系数测量精度≤0.1dB的专用仪器,用于评估电源内部噪声对输出的抑制性能。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眼图质量分析检测
下一篇:时钟恢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