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气体释放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8  

有毒气体释放量检测是评估材料、产品或环境中挥发性有毒物质释放水平的技术过程,涉及气体种类识别、释放速率测定、累积释放量计算等核心环节,为环境安全评估、产品合规性验证及职业健康防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甲醛:室内环境及工业排放中最常见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涂层等。检测范围0.01~10mg/m³,精度±0.005mg/m³,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化合物,常见于涂料、胶黏剂及石油化工产品。检测范围0.001~10mg/m³,检出限0.0005mg/m³,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各组分浓度。

挥发性有机物(VOCs):指沸点在50~260℃之间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总称,广泛存在于化工产品、装修材料中。检测范围0.1~50mg/m³,采用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总挥发性有机物及特定组分含量。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主要来自燃料不完全燃烧过程。检测范围1~1000ppm,精度±2ppm,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实现实时监测。

硫化氢: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常见于污水处理、石油开采及化工生产环节。检测范围0.1~500ppm,响应时间≤30秒,采用电化学传感器结合信号放大电路进行检测。

氨气:碱性刺激性气体,主要来源于化肥生产、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外加剂。检测范围0.1~200ppm,精度±0.5ppm,通过纳氏试剂比色法或红外光谱法测定。

氮氧化物: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₂)等,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及工业炉窑排放。检测范围1~1000ppb,采用化学发光法或差分吸收光谱法,可分别测定NO、NO₂及总氮氧化物浓度。

臭氧:强氧化性有毒气体,常见于空气净化设备、复印机工作环境及大气光化学反应。检测范围0.01~2ppm,精度±0.005ppm,利用紫外光度法(UV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氯气:黄绿色有毒气体,主要用于化工生产、水处理消毒过程。检测范围0.1~50ppm,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或甲基橙比色法,响应时间≤60秒。

氰化氢:剧毒气体,常见于电镀工艺、化工合成及生物质气化过程。检测范围0.01~5ppm,检出限0.001ppm,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

光气(碳酰氯):高毒性气体,历史上曾用作化工原料,现严格限制使用。检测范围0.01~2ppm,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可同时监测多种卤代烃类有毒气体。

检测范围

建筑材料:包括人造板、涂料、胶黏剂等,其释放的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家具产品:实木家具、软体家具、塑料家具等,表面涂层及内部填充材料可能释放VOCs、甲醛等有害物质。

工业设备:化工反应釜、废气处理装置、溶剂回收设备等,运行过程中可能泄漏或排放有毒气体。

交通工具:汽车内饰(座椅、仪表板)、船舶舱室材料、飞机客舱内饰等,需控制挥发性有毒气体释放。

医疗设施:消毒设备(环氧乙烷灭菌器)、病房通风系统、医疗塑料制品(输液袋、注射器)等,需监测残留有毒气体。

电子设备:塑料外壳、线缆护套、电子元件封装材料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可能释放VOCs。

家居用品:地毯、窗帘、墙纸、清洁用品等,纺织材料及化学制剂可能释放甲醛、TVOC等。

印刷制品:油墨、胶黏剂、印刷品包装材料等,印刷过程中溶剂挥发产生苯系物、酯类等有毒气体。

食品包装:塑料薄膜、复合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容器等,需控制迁移至食品的有毒气体及包装材料本身的释放量。

实验室环境:化学试剂柜、通风橱、气体钢瓶存储区等,实验操作中可能释放有毒气体需实时监测。

检测标准

ISO 16000-1:2019室内空气第1部分:甲醛的测定主动采样法,规定了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采样与测定方法。

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苯、TVOC等有害物质的限值及检测方法。

ASTM D5116-17小规模环境箱测定建筑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标准方法,用于建筑材料VOCs释放率的测试。

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规定了人造板甲醛释放限值及测定方法。

EN 13999-1:2007工业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性能特征第1部分:气体分析仪的一般要求,适用于工业源有毒气体排放监测设备的性能评估。

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规定了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迁移试验的基本要求。

ISO 10993-18: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涉及医疗器械材料释放有毒化学物质的评估方法。

ASTM F2379-19电子电气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标准测试方法,用于电子设备外壳材料VOCs释放测试。

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规定了乘用车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限值及检测方法。

IEC 60079-29-1:2015爆炸性环境第29-1部分:气体和蒸气探测器的选型、安装、使用和维护,涉及工业环境中有毒可燃气体检测设备的应用规范。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混合气体组分,质谱仪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适用于VOCs、苯系物等复杂有毒气体的痕量检测,检出限可达ppb级。

红外气体分析仪:基于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原理,可同时监测CO、CO₂、CH₄等多种气体,支持在线连续监测,响应时间≤1分钟。

电化学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内置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气体与电极反应产生电信号,适用于甲醛、硫化氢、氯气等单一气体检测,响应速度快(≤30秒),适合现场快速筛查。

热脱附-气相色谱仪(TD-GC):通过吸附管富集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经热脱附解吸后进入气相色谱分离检测,适用于固体材料(如涂料、纺织品)释放VOCs的采样与分析。

光离子化检测器(PID):利用紫外光电离原理检测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灵敏度高(检出限可达ppb级),体积小巧,适合密闭空间(如储罐、管道)的有毒气体快速筛查。

非分散红外吸收分析仪(NDIR):针对特定气体分子的红外吸收特性设计,可精确测定CO、CO₂、N₂O等气体浓度,稳定性好,适用于工业排放口的有毒气体在线监测。

离子选择电极分析仪:通过离子选择性膜对目标离子(如NH₄⁺、CN⁻)的选择性响应,测定气体中特定离子浓度,适用于氨气、氰化氢等碱性或剧毒气体的检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利用红外光谱的多组分同时检测能力,可快速分析混合气体中的多种有毒成分(如光气、卤代烃),适用于复杂工业环境的气体组成分析。

紫外荧光硫分析仪:基于紫外光激发硫化合物产生荧光的原理,测定气体中的总硫含量,适用于含硫有毒气体(如H₂S、COS)的定量分析。

催化燃烧式可燃气体检测仪:通过催化燃烧反应产生的热量变化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可间接评估部分有毒可燃气体的释放风险,适用于工业安全监测场景。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