氙灯辐照老化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8  

氙灯辐照老化测试通过模拟全光谱太阳光辐射环境,评估材料耐候性能。检测涵盖光谱分布、辐照度控制、温湿度循环等核心参数,适用于高分子材料、涂层、汽车部件等产品在光照、高温、潮湿等复合条件下的老化行为研究。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辐照度均匀性:测试区域辐照度偏差范围控制在±2%以内,采用多点阵列探测器进行空间分布扫描。

光谱匹配度:依据AM1.5全球太阳光谱标准,290-2500nm波段匹配误差不超过±10%。

黑板温度控制:维持测试样品表面温度在45-120℃区间,采用铂电阻传感器实现±0.5℃精度调控。

相对湿度调节:实现50-95%RH线性控制,湿度偏差范围设定为±3%RH。

光照周期设置:支持1-9999小时连续光照/黑暗循环模式,周期切换响应时间低于5分钟。

冷凝水管理:冷凝阶段样品表面水滴形成速率≥0.5mL/cm²·h,排水系统确保无残留。

紫外截止波长:配备长通滤光片组,确保320nm以下紫外辐射衰减率>99.8%。

可见光透射率:光学窗口透射率保持85-92%,使用石英玻璃材质维持光谱稳定性。

热冲击防护:箱体内外温差>60℃时启动主动冷却系统,表面温度变化速率≤2℃/min。

辐射能量稳定性:连续工作1000小时辐照度衰减控制在±3%范围内,配备自动补偿机制。

检测范围

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等材料的光老化降解评估。

防护涂层体系:环氧树脂、聚氨酯、氟碳涂料的耐候性加速测试。

纺织纤维制品:涤纶、尼龙、棉混纺面料的光致色变及强度衰减检测。

汽车外饰件:保险杠、仪表盘、车灯外壳的复合老化性能验证。

建筑材料:外墙涂料、密封胶、门窗型材的紫外线/湿热协同老化测试。

电子电器外壳:ABS、PC/ABS合金材料的耐候性失效分析。

光伏组件:EVA封装胶膜、背板材料的紫外老化诱导析出物检测。

海洋工程材料:船用电缆护套、海上平台支架的盐雾-光照复合老化评估。

包装印刷品:彩印纸箱、收缩膜标签的光致褪色及脆化测试。

生物基材料:淀粉基复合材料、PLA可降解塑料的老化特性研究。

检测标准

ASTM G154-21:非金属材料暴露用荧光紫外和氙弧设备的标准操作方法。

ISO 4892-2:2013: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

GB/T 16422.2-2014: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

SAE J2527-2020:汽车外饰件氙灯老化测试标准。

IEC 61215-2:2016:地面用光伏组件环境测试序列第2部分:暴露于辐射源。

ASTM D543-21:塑料耐候性暴露的标准测试方法。

GB/T 31899-201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氙弧灯曝晒法。

ISO 11341:2004: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的筛选方法。

ASTM G26-13:非金属材料暴露用氙弧灯设备的标准实施规程。

JIS D0205-2011: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氙灯老化试验箱:配备1500W氙弧灯管及可调光阑系统,实现0.1-1.5Sun辐照度调节。

多通道辐照度计:覆盖280-2500nm光谱范围,配备余弦校正器和数据采集模块。

黑体温度校准仪:内置Pt1000传感器和三级标准热源,实现温度溯源至NIST标准。

相对湿度发生器:采用超声波加湿与半导体制冷联动控制,湿度波动度<±1.5%RH。

光谱 辐射度计:分辨率达到0.5nm,用于校准光源光谱功率分布及紫外辐射分量。

自动冷凝控制系统:通过精准液位传感器和蠕动泵实现冷凝水周期性补充。

样品旋转架驱动系统:配置伺服电机实现360°匀速旋转,转速误差<±0.1rpm。

环境参数记录仪:集成温湿度、辐照度、风速等多参数采集模块,采样间隔≤1秒。

紫外辐照计:配备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量程覆盖UVA(315-400nm)和UVB(280-315nm)波段。

碳弧灯光谱修正滤光片组:用于模拟不同地区太阳光谱的辐照特性差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