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剂效能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8  

抗氧化剂效能试验检测聚焦于评估抗氧化剂在不同介质中抑制氧化反应的能力,涵盖关键指标如氧化诱导时间、自由基清除率、过氧化值等,涉及油脂、高分子材料、食品、药品等多领域,为产品质量控制与配方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氧化诱导时间(OIT):测定材料在特定温度下从开始氧化到显著分解的时间,反映抗氧化剂延缓氧化的起始阶段效能,测试温度范围120~200℃,气氛为氮气/氧气。

自由基清除率(DPPH法):通过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DPPH·)溶液褪色程度量化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能力,检测波长517nm,清除率计算基于吸光度变化。

过氧化值(POV):衡量油脂中初级氧化产物过氧化氢物含量,采用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法,单位meq/kg,适用于动植物油脂及含脂食品。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通过硫代巴比妥酸与脂质过氧化物反应生成的红色产物吸光度(532nm)评估次级氧化产物含量,单位mg MDA/kg,用于评估氧化程度。

抗氧化活性(ORAC):基于荧光衰减法测定抗氧化剂对过氧自由基(ROO·)的抑制能力,以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μmol TE/g)表示,适用于天然提取物及功能性食品。

金属离子催化氧化抑制率:在铜离子(Cu²+)或铁离子(Fe³+)催化条件下,对比添加与未添加抗氧化剂的油脂氧化速率,计算抑制效率(%),评估对金属催化氧化的抑制效能。

光稳定性(紫外老化后性能保留率):样品经紫外光(UVA-340,辐照度0.89W/m²)照射一定时间后,测定关键性能指标(如黏度、色泽、有效成分含量)保留率(%),反映抗氧化剂抗光降解能力。

热稳定性(高温加速老化后性能变化):在高温(150~200℃)条件下加速老化,测定抗氧化剂有效成分分解率(%)或材料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变化率(%),评估高温环境下的耐受性。

抗氧化剂残留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检测样品中抗氧化剂成分的含量,检测波长200~400nm(视成分而定),定量限0.01~0.1mg/kg,适用于食品、药品中残留控制。

协同增效作用:多组分抗氧化剂体系中,通过对比单一组分与混合组分的氧化诱导时间或自由基清除率,计算协同增效指数(SEI),评估组分间协同效应。

检测范围

油脂类产品:包括食用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工业润滑油(齿轮油、液压油),检测其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

高分子材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塑料,评估抗氧化剂对材料热氧老化的延缓效果。

化妆品:精华液、面霜、乳液等,检测抗氧化剂对皮肤油脂氧化的抑制能力及活性成分保护效果。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生育酚)、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等,测定其作为食品抗氧化剂的实际效能。

药品:软胶囊(维生素类)、片剂(中药提取物)、注射剂(营养补充剂),评估抗氧化剂对药物有效成分的保护作用。

橡胶制品:轮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密封件(丁腈橡胶),检测抗氧化剂对橡胶热氧老化导致的龟裂、硬化的抑制效果。

塑料包装材料:食品包装膜(PE、PET)、药品泡罩(PVC/PVDC),评估抗氧化剂对包装材料阻隔性能及内容物保护的影响。

燃料添加剂:柴油抗氧剂(受阻酚类)、汽油清净剂(聚醚胺类),检测其对燃料储存过程中氧化沉淀的抑制能力。

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FAME),测定抗氧化剂对其氧化安定性的提升效果,防止酸值升高。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磷酸酯、乙氧基喹啉,评估抗氧化剂对饲料中油脂及维生素的保护作用,延长保质期。

检测标准

ASTM D3278-19:液体化学品氧化诱导时间的标准测试方法,规定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OIT的操作条件。

ISO 10993-5:2009: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其中涉及抗氧化剂对细胞氧化应激的抑制评估。

GB/T 26609-2011: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采用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法,规定POV的测定步骤与计算方式。

AOCS Cd 8-53:01: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标准方法,通过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油脂中丙二醛含量(TBARS值)。

EN 14130:200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使用氙弧灯模拟日光照射,评估塑料的光老化性能变化。

USP <621>:美国药典凡例中关于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规定HPLC等仪器在抗氧化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要求。

ASTM G154-13:非金属材料暴露用荧光紫外设备的标准操作方法,规定紫外老化试验的辐照度、温度及时间参数。

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修订版优化了滴定法的操作细节与精密度要求。

ISO 10993-12:201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规定生物材料抗氧化效能测试的样品处理与对照设置方法。

JIS K 7113-2013:日本工业标准中塑料的热稳定性测试方法,通过热重分析(TGA)测定抗氧化剂对材料分解温度的影响。

检测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通过测量样品在程序控温下的热量变化,测定氧化诱导时间(OIT),温度范围-180~600℃,气氛控制精度±0.1mL/min。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TBARS值的吸光度测定,波长范围190~800nm,带宽≤2nm,支持多波长扫描。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UV)或荧光检测器(FLD),分离检测抗氧化剂成分含量,流动相流速范围0.1~5.0mL/min,压力上限40MPa。

旋转蒸发仪:用于油脂类样品的前处理浓缩,水浴温度范围20~100℃,真空度≤100Pa,减少溶剂残留对后续检测的干扰。

光照老化试验箱:模拟紫外光照环境,测试材料光稳定性,配备UVA-340或UVB-313灯管,辐照度可调范围0.35~1.35W/m²,温度控制精度±2℃。

热重分析仪(TGA):通过测量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分析抗氧化剂的热分解特性,温度范围室温~1000℃,升温速率1~20℃/min。

电子万能试验机:用于测试高分子材料老化后的力学性能变化(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最大载荷50kN,位移精度±0.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挥发性抗氧化剂残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质量数范围1.6~1050u,溶剂延迟时间可设0~10min。

水分测定仪(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避免水分对氧化反应的促进作用,滴定精度±0.01mL,测量范围0.001%~100%。

马弗炉:用于橡胶样品老化后的灰分测定,温度范围300~1000℃,恒温波动±5℃,评估抗氧化剂对无机填料稳定性的影响。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