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0538
静电放电防护等级实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表面电阻率:用于评估材料表面导电能力的关键指标,反映材料表面对静电荷的消散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测量范围1×10⁴Ω/sq至1×10¹⁴Ω/sq,测试电压100V/500V可选,精度±5%。
体积电阻率:衡量材料内部导电性能的参数,影响电荷在材料内部的衰减速率。检测参数涵盖范围1×10³Ω·cm至1×10¹⁵Ω·cm,测试电流0.1nA至10mA,温度补偿范围20℃±2℃。
静电衰减时间:记录材料表面或物体上静电荷从初始电压值衰减至某一特定百分比(如10%或50%)所需的时间,直接反映静电释放速度。检测参数包括时间分辨率0.1ms,电压测量精度±1%,测试样品尺寸50mm×50mm。
摩擦起电电压:评估材料因摩擦产生静电的能力,通过标准摩擦材料接触后测量表面电位。检测参数涉及摩擦次数10次,相对湿度30%~70%RH,测量范围0~±5kV,采样速率100Hz。
离子迁移率:表征空气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影响离子风机等设备的静电消除效率。检测参数包括电场强度范围0.1kV/cm至5kV/cm,离子浓度测量范围1×10⁶至1×10¹²ions/cm³,温度控制23℃±1℃。
电荷保持能力:测试材料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留静电荷的能力,用于评估抗静电处理的持久性。检测参数涉及存储时间24h/48h/72h,环境湿度20%RH/50%RH/80%RH,电压衰减率计算精度±2%。
电晕放电强度:检测高压电极下空气电离产生的放电强度,评估设备在高电压场景下的静电风险。检测参数包括电压范围1kV至20kV,放电电流测量范围1nA至10μA,频谱分析范围10kHz至1GHz。
接地电阻:衡量接地系统将静电荷导入大地的能力,是静电防护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检测参数涵盖范围0.1Ω至1000Ω,测试电流10mA至10A,分辨率0.01Ω。
静电屏蔽效能:评估屏蔽材料对静电场或电磁干扰的衰减能力,常用于精密电子设备的防护。检测参数包括频率范围100kHz至1GHz,屏蔽效能测量范围30dB至100dB,测试样品尺寸300mm×300mm。
空气放电电压:模拟人体或物体在空气中接触带电体时的放电电压,用于确定设备的静电放电防护阈值。检测参数涉及放电间隙1mm至10mm,环境湿度30%RH~70%RH,电压测试精度±1%。
表面电位衰减曲线:连续记录静电荷从初始值衰减至稳定值的全过程电压变化,分析电荷消散的非线性特性。检测参数包括采样间隔0.01s,电压测量范围0~±10kV,数据存储容量≥1000组。
检测范围
半导体封装材料:包括环氧模塑料(EMC)、陶瓷基板、引线框架等,需评估其静电敏感特性及防护处理效果。
高分子聚合物:如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乙烯(PE)等,用于电子设备外壳或结构件。
电子工业耗材:防静电周转箱、SMT托盘、吸塑盒等,需确保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不积累静电荷。
医疗器械组件:手术器械手柄、导管管路系统、医疗电子设备外壳等,需满足医疗环境的静电安全要求。
航空航天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舱内装饰件、卫星电子部件等,在高海拔低湿度环境下需严格控制静电风险。
显示器件面板:液晶显示屏(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防止静电吸附灰尘或击穿薄膜晶体管(TFT)。
新能源电池组件:锂电池极片、电池外壳、充电模块,避免静电引发短路或热失控。
精密电子组装平台:贴片机、焊接设备的工作台面及传送带,需维持稳定的静电防护水平。
纺织材料:防静电工作服、洁净室用无尘布,通过表面处理或纤维改性提升抗静电性能。
化工原料:粉末状或颗粒状化学品(如塑料粒子、药品原料),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的爆炸或反应失控。
光学元件:镜头模组、光纤连接器,避免静电吸附微粒影响透光率或损伤表面镀膜。
检测标准
ASTM D257-2007(2014)固体电绝缘材料的直流电阻或电导试验方法,规定体积和表面电阻率的测试流程。
ISO 1853:2015导电和静电耗散材料的电阻率测量方法,明确不同材料类型的测试条件和数据处理要求。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固体电绝缘材料的电阻参数测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辐射骚扰多方位扫描检测
下一篇:浪涌冲击耐受性评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