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9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通过监测样品与参比物间的热量差随温度变化,定量分析材料热性能参数。本文系统阐述检测项目、范围、标准及仪器,涵盖熔融焓、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核心指标,适用于高分子材料、药物、金属等多领域热性能评估。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熔融焓:测定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所需吸收的热量,反映结晶特性。具体参数:测量范围0.1~1000J/g,精度±1%,温度范围-150~600℃。

结晶度:计算材料结晶部分占总质量的比例,评估结晶完善程度。具体参数:测量范围0~100%,精度±2%,温度范围50~300℃。

玻璃化转变温度:识别无定形聚合物从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点。具体参数:检测灵敏度0.1℃,温度范围-100~200℃,升温速率0.1~20℃/min。

热分解温度:确定材料在受热过程中开始显著失重的温度,评估热稳定性。具体参数:温度范围100~800℃,失重检测精度±0.5%,气氛控制氮气/空气(流量50~200mL/min)。

比热容:测量单位质量材料温度升高1℃所需热量,用于热设计计算。具体参数:测量范围0.1~5J/(g·℃),精度±2%,温度范围-50~400℃。

相变焓:定量分析一级相变(如结晶、熔融)或二级相变(如液晶转变)的热量变化。具体参数:测量范围0.01~500J/g,精度±1.5%,温度分辨率0.01℃。

氧化诱导时间:在高温氧化气氛中,材料从开始氧化到显著放热的时间,评估抗氧化能力。具体参数:温度范围150~300℃,氧气流量20~100mL/min,检测灵敏度0.01mg。

固化度:计算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完成的比例,监控固化工艺。具体参数:测量范围0~100%,精度±1.5%,温度范围50~250℃,升温速率1~10℃/min。

膨胀系数:测定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尺寸变化率,用于热变形分析。具体参数:测量范围1×10^-6~10×10^-6/℃,精度±5%,温度范围-100~500℃。

反应热:定量分析化学反应(如聚合、分解)的热效应,评估反应剧烈程度。具体参数:测量范围-500~500J/g,精度±2%,温度范围-50~600℃。

检测范围

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等塑料,用于评估结晶行为、热稳定性及加工性能。

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聚酯,分析界面结合热性能及耐热性。

药物制剂:片剂、胶囊、缓释颗粒等,检测结晶度、熔融行为以优化制剂工艺。

食品:巧克力、蛋白质粉、油脂等,研究相变过程(如熔点)影响口感与保存期。

金属材料: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测定熔点、固相线温度及热膨胀特性。

电子材料:半导体封装材料、液晶聚合物、环氧模塑料,评估热稳定性及固化工艺适配性。

生物材料:胶原蛋白支架、羟基磷灰石陶瓷、聚乳酸组织工程材料,分析降解过程热效应。

涂料油墨:粉末涂料、水性丙烯酸涂料、UV固化油墨,检测固化度及热分解温度。

能源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评估热稳定性及热收缩率

建筑材料: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防火涂料、玻璃棉,测定热导率相关热性能参数。

检测标准

ASTM E1356-18: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塑料和聚合物的热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

ISO 11357-1:2016: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1部分:总则。

GB/T 19466-2004: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ASTM D3418-15:高聚物的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标准测试方法。

ISO 11358-1:2014:塑料 热重分析(TGA)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合的标准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原则。

GB/T 29517-2013:电缆用阻燃包带试验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ASTM D2863-17:塑料的氧指数测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关联的标准指南。

ISO 1716:2018:建筑材料 燃烧热值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

GB/T 3074.1-2016:石墨电极 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

ASTM E2069-06(2017):液晶聚合物的热性能测试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标准测试方法。

检测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配备高灵敏度热电偶阵列,温度范围-196~725℃,可进行氮气/氩气/空气气氛控制,用于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热量差随温度变化。

高精度差示扫描量热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温度分辨率0.01℃,热流率测量精度±0.1μW,支持动态升温/降温速率(0.01~100℃/min),适用于微小样品量(1~10mg)的高灵敏度分析。

同步热分析仪(STA):集成差示扫描量热(DSC)与热重分析(TGA)功能,温度范围-150~1600℃,可同步监测样品质量变化与热量变化,用于研究热分解与相变的关联过程。

微分扫描量热仪(Micro-DSC):采用微流控样品池设计,样品量仅需0.1~2mg,温度范围-100~300℃,适用于生物样品(如蛋白质、脂质)的低容量高精度热分析。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HP-DSC):配置耐压密封坩埚,压力范围1~100bar,温度范围-50~400℃,用于研究高压环境下材料的热性能(如聚合物熔融行为、化学反应动力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