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蛋白稳定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9  

低温蛋白稳定性检测涉及在低温条件下评估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关键检测点包括热变性温度、聚集行为、构象完整性和功能活性。检测方法涵盖热分析、光谱学和色谱技术,确保蛋白质在储存和应用中的稳定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热变性温度:测量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的变性点,参数包括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焓变值。

聚集指数:量化蛋白质聚集程度,参数为动态光散射粒径分布和浊度测量值。

圆二色光谱分析:评估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参数为椭圆度值和波长扫描范围。

荧光光谱检测:监测色氨酸环境变化,参数为发射光谱强度和波长位移。

动态光散射粒径测量:确定流体力学半径,参数为多分散指数和平均粒径。

尺寸排阻色谱分离:分析蛋白质聚合体,参数为保留时间、峰面积和分辨率。

酶活性测定:评估功能活性保留,参数为比活性、米氏常数和抑制浓度。

溶解度测试:测定蛋白质溶解行为,参数为饱和浓度和沉淀量百分比。

pH稳定性评估:分析pH对稳定性的影响,参数为pH值范围和活性保持率。

冻融循环测试:模拟低温储存条件,参数为循环次数、温度变化率和活性损失率。

添加剂效果研究:考察稳定剂如糖类的影响,参数为添加剂浓度和稳定性增强因子。

检测范围

单克隆抗体:治疗性蛋白质药物的低温稳定性评估。

疫苗制剂:确保低温储存下抗原效价和完整性。

酶制剂:工业用酶在低温环境下的活性保持和结构稳定性。

乳清蛋白:食品工业中蛋白质成分的低温行为分析。

血浆蛋白:血液制品在低温储存中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细胞培养上清:生物技术产品中蛋白质的稳定性监测。

蛋白质药物:注射用生物制剂的低温储存适应性。

食品添加剂:蛋白基强化剂在低温加工中的性能。

化妆品成分:蛋白质原料在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功效。

研究样品:实验室蛋白质模型的低温稳定性研究。

生物传感器:蛋白质基传感元件的低温操作稳定性。

检测标准

ASTM E1356-08:蛋白质热分析的标准测试方法。

ISO 10993-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GB/T 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白质测定方法。

ISO 21572:食品分子生物标志物分析-蛋白质基方法。

GB/T 16886.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

USP 〈1079〉:良好储存和运输实践指南。

ICH Q5C:生物技术产品稳定性测试要求。

ISO 13408-1:医疗保健产品无菌加工标准。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规范。

ASTM D4169:运输容器性能测试标准实践。

检测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热流变化,用于确定蛋白质热变性温度和焓变。

动态光散射仪:分析颗粒大小和分布,用于监测蛋白质聚集行为和粒径变化。

圆二色光谱仪:检测光学活性,用于评估蛋白质二级结构构象变化。

荧光光谱仪:测量荧光信号,用于分析蛋白质微环境变化和折叠状态。

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量化,用于评估蛋白质纯度和聚合体形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用于确定蛋白质浓度和溶液浊度。

离心机:实施沉淀分离,用于测试蛋白质溶解性和沉淀量。

pH计:监控酸碱度,用于评估pH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

低温恒温槽:控制温度环境,用于模拟冻融循环和低温储存条件。

酶标仪:进行高通量检测,用于快速评估蛋白质活性和稳定性指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