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散热性能温升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3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环境温度控制精度:在试验过程中维持环境温度的稳定性,确保温升测试不受外部温度波动干扰。具体检测参数:温度控制范围-40℃~125℃,控制精度±0.5℃。
样品功率输入均匀性:验证试验中样品各功能模块功率加载的一致性,避免局部过热。具体检测参数:功率输入偏差≤±2%,多通道同步加载误差<1%。
表面温度采集点设置:确定样品关键部位的温度监测位置,覆盖主要发热区域及散热路径。具体检测参数:采集点数量≥10个/样品,位置坐标定位精度±0.5mm。
温升速率计算:分析样品从启动到达到稳态的时间-温度变化斜率,评估瞬态热管理能力。具体检测参数:采样间隔≤1s,速率计算误差<3%。
稳态温度判定:确定样品在持续负载下温度不再显著变化的判定标准及数值。具体检测参数:连续3次采样温度变化≤1℃视为稳态,稳态温度测量精度±0.3℃。
关键部件温差分析:比较样品核心发热部件与散热部件的温度差异,识别热传导瓶颈。具体检测参数:温差测量范围0℃~50℃,分辨率0.1℃。
热阻计算验证:基于输入功率与环境温度差,计算样品整体或特定界面的热阻值。具体检测参数:热阻计算公式符合IEC 60747标准,计算结果精度±5%。
冷却介质流量影响测试:评估液体冷却系统中流量变化对样品温升的控制效果。具体检测参数:流量范围0.5L/min~5L/min,测量精度±1%。
环境湿度干扰测试:研究相对湿度变化对样品表面凝露及温升特性的影响。具体检测参数:湿度范围30%RH~95%RH,控制精度±3%RH。
长时间运行温漂测试:验证样品在持续高负载下长时间运行的温度稳定性。具体检测参数:持续时间≥1000h,温漂范围≤±2℃。
检测范围
电子设备: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等,需评估其在高负载运行下的内部温度分布及散热效率,防止元件过热失效。
电力设备:变压器、逆变器等,检测其在额定功率下的绕组温升及外壳散热性能,确保长期运行安全性。
交通工具:电动车电池组、电机控制器等,分析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包及控制模块的温升规律,优化热管理系统设计。
工业设备:变频器、工业机器人等,验证其在复杂工况下的表面温升及关键部件散热能力,保障连续作业可靠性。
通信设备:基站、交换机等,测试其在高温环境下射频模块及电源单元的温升特性,预防信号中断风险。
消费电子:手机、平板等,评估其快充、游戏等场景下的机身表面及内部元件温升,确保用户体验及产品寿命。
散热组件:散热器、风扇等,检测其在不同风速、安装条件下的散热效率,优化散热方案设计。
新能源设备: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等,分析其在户外复杂环境中的温升特性,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
航空电子设备:机载计算机、传感器等,验证其在高海拔、宽温域环境下的温升控制能力,满足航空安全标准。
轨道交通设备:牵引变流器、辅助电源等,测试其在频繁启停、高负载运行中的温升特性,保障列车供电可靠性。
检测标准
ASTM D5470-2012:采用护热板法测量稳态热阻及接触热阻的标准试验方法,适用于固体材料及界面热阻测定。
ISO 1817-2018: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液体密封性试验方法,涉及散热系统冷却管路密封性对温升的影响评估。
GB/T 13783-2008:电线电缆导体最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测量方法,规定了通过温升试验确定导体长期运行温度限值的技术要求。
IEC 60068-2-2:2007: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用于评估样品在温度快速变化条件下的温升响应特性。
GB/T 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结合温升测试分析湿热环境对样品散热性能的影响。
ASTM E1225-2013:用护热板法测定固体材料的热导率的标准试验方法,为散热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提供基础数据。
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适用于散热组件中绝热材料的热阻性能检测。
IEC 61439-1:20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规定了开关设备在额定负载下的温升限值及试验方法。
JIS C6401-2016:电子设备用变压器和电感器的试验方法,明确了变压器类产品的空载及负载温升测试要求。
GB/T 3787-201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包含电动工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温升安全限值。
检测仪器
高低温交变试验箱:具备宽温度范围(-70℃~180℃)及高精度温度控制(±0.2℃)的环境模拟设备,用于为温升试验提供稳定的环境温度条件。
红外热像仪: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探测技术,可同时采集样品表面多个区域的温度分布图像,温度测量范围-20℃~300℃,空间分辨率≤0.5mrad。
多通道热电偶温度采集系统:集成多支K型热电偶(测量范围0℃~1200℃)及高精度数据采集卡(采样速率1kHz),支持样品关键部位温度的同步实时采集。
功率分析仪:具备多通道功率测量功能(电压/电流精度±0.1%),可同步记录样品输入功率及效率数据,为温升计算提供能量输入依据。
液体冷却循环装置:提供稳定的冷却介质(水/乙二醇混合液)循环流量(0.1L/min~10L/min,精度±0.5%)及温度控制(5℃~80℃,精度±0.5℃),用于测试液冷系统的散热效率。
数据采集系统:支持多种传感器信号(温度、电压、电流等)的高速同步采集(采样间隔≤10ms),配备大容量存储及数据分析软件,用于试验数据的实时记录与后期处理。
恒温恒湿试验箱:可精确控制环境温度(-40℃~85℃,精度±0.5℃)及相对湿度(20%RH~98%RH,精度±2%RH),用于研究湿热环境对样品温升特性的耦合影响。
风速仪:采用热线式测量原理,测量范围0.1m/s~30m/s(精度±0.05m/s),用于检测散热风扇的风量及风速分布,评估空气冷却效率。
热阻测试仪:基于温差法原理,可测量固体材料及界面接触热阻(测量范围0.1℃·cm²/W~100℃·cm²/W,精度±3%),为散热路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温湿度记录仪:具备低功耗设计,可长时间(≥30天)连续记录环境温湿度数据(温度精度±0.5℃,湿度精度±2%RH),用于分析环境条件波动对温升试验的干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损耗分布特性分析检测
下一篇:绝缘耐压特性试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