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0538
氚增殖剂释放实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3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氚(³H)释放总量:测定实验周期内氚的总释放量,通过液体闪烁计数法或电离室法测量,测量范围1×10⁶~1×10¹²Bq,精度±5%。
氚释放速率:计算单位时间内氚的释放量,采用连续监测装置记录,时间分辨率≤1min,速率范围1×10³~1×10⁸Bq/h。
氚的化学形态分布(HTO/HT):分析氚在水相(HTO)与气相(HT)中的比例,通过气液分离-质谱联用法测定,形态识别准确率≥98%。
α/β放射性总活度:同步测量释放产物中α与β核素的总活度,使用双探测器系统,α探测效率≥30%,β探测效率≥25%。
γ辐射剂量率:监测释放过程中γ射线的剂量率水平,采用NaI(Tl)或HPGe探测器,能量分辨率≤7%(对137Cs),量程0.1μSv/h~10mSv/h。
惰性气体(如He-3)释放量:定量分析伴随氚释放的惰性气体含量,通过质谱仪测量,He-3检测下限≤1×10⁻¹²mol。
裂变产物(如Cs-137)共释放量:检测氚增殖过程中伴随的裂变产物释放量,使用γ能谱仪分析,Cs-137测量范围1×10³~1×10⁹Bq。
释放产物的温度依赖性:研究不同温度下氚释放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温度范围25℃~1000℃,温度控制精度±1℃。
释放介质pH值影响:测定pH值对氚释放行为的影响,pH测量范围0~14,精度±0.1。
释放过程的长期稳定性:评估连续运行30天以上时氚释放速率的波动情况,数据采集间隔≤1h,稳定性判别标准为相对偏差≤10%。
检测范围
固态氚增殖剂:如Li₄SiO₄陶瓷、Li₂TiO₃颗粒等,用于核聚变反应堆中通过锂-氚反应增殖氚。
液态增殖介质:含LiNO₃的熔盐、LiOH水溶液等,作为氚产生与传输的液体载体。
氚增殖包壳材料:不锈钢包壳、陶瓷复合包壳等,用于封装增殖剂并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实验反应堆芯组件:小型快堆芯、高温气冷堆模拟芯等,提供氚增殖的真实工况环境。
氚增殖实验装置:热扩散装置、同位素交换柱等,用于模拟氚在材料中的迁移与释放过程。
氚污染防护材料:吸附剂载体、阻氚涂层等,测试其对氚释放的抑制效果。
氚释放模拟系统:可控温湿度释放舱、气体循环系统等,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氚释放行为的复现。
放射性废物处理材料:氚吸附树脂、固化基材等,评估其对释放氚的吸附与固定能力。
氚监测仪器部件:探测器窗口材料、采样滤膜等,验证其在氚释放监测中的可靠性。
核聚变实验装置部件:第一壁材料、偏滤器材料等,研究高能粒子环境下氚的释放特性。
检测标准
ISO 8605:1988 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低能β发射体的活度,适用于氚(³H)活度测定。
ASTM D3648-14 放射性核素释放速率的测试方法,规定气体/液体释放体系中核素释放速率的测量程序。
GB/T 16145-2020 水中氚的分析方法,明确水中HTO的测量技术与质量控制要求。
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剂量限值与防护要求。
IEC 61587-2015 辐射监测设备的性能特性,适用于氚释放监测仪器的性能验证。
ASTM C1484-2019 核材料释放实验的热力学参数测量方法,指导氚增殖剂热扩散与释放特性的测试。
ISO 2919-2012 密封源泄漏检验,用于评估氚增殖剂包壳的密封性能与泄漏率。
GB/T 41000-2021 核设施放射性物质释放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定释放实验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ASTM E181-2020 放射性核素活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导氚释放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GB/T 35839-2018 核反应堆材料辐照后性能试验方法,适用于辐照后氚增殖剂的释放特性测试。
检测仪器
液体闪烁谱仪:由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和多道分析仪组成,用于低能β射线(如氚)的能谱测量,探测效率≥30%,能量分辨率≤15%@18keV。
热释光剂量计(TLD):由LiF(Mg,Ti)等敏感材料制成,可长期累积γ辐射剂量,经热激发后释放荧光信号,剂量测量范围1μGy~10Gy,精度±5%。
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采用层流原理设计,通过闭环控制调节气体流速,流量范围0.1~10L/min,精度±1%FS,用于稳定释放介质的流动速率。
α谱仪:由半导体探测器(如Si(Li))、前置放大器和多道分析仪组成,具有高能量分辨率(≤20keV@5MeV),可区分不同α核素(如Pu-239、Am-241)。
恒温恒湿培养箱:配备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与循环风系统,温度控制范围5℃~100℃(±0.5℃),湿度控制范围30%~95%RH(±2%RH),用于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氚释放实验。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通过高频等离子体电离样品,利用质谱仪进行元素分析,检出限低至1×10⁻¹²g/mL,可检测Li、Be等轻元素,用于增殖剂成分与杂质分析。
γ能谱仪:由NaI(Tl)或HPGe探测器、铅屏蔽室和多道分析仪组成,能量分辨率≤7%@137Cs,可识别多种γ核素(如Cs-137、Co-60),用于释放气体/液体中的γ放射性核素分析。
真空手套箱:配备O₂和H₂O吸附装置,内部氧含量≤1ppm,水含量≤0.1ppm,提供无氧无水操作环境,防止氚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HTO挥发损失。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采用β射线吸收法或闪烁室技术,实时监测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探测下限≤1×10³Bq/m³,用于释放过程中气载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热扩散系数测定仪:基于激光闪射法,测量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温度范围-196℃~1000℃,精度±3%,用于关联材料热物理性质与氚释放速率的关系。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氢同位素比质谱试验检测
下一篇:汤姆逊散射电子温度试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