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热管理性能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3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热导率测试:通过稳态或瞬态法测量材料导热能力,适用于固体、液体及气体介质。具体参数:测量范围0.01~1000W/(m·K),精度±2%。
热扩散率测试:采用激光闪射法测定材料内部热量扩散速率,反映温度波传播特性。具体参数:测试温度范围-196℃至1000℃,样品厚度0.1~5mm,误差≤3%。
比热容测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单位质量材料温度升高1℃所需热量。具体参数:测量范围0.1~10kJ/(kg·K),温度分辨率0.1℃,重复性±1%。
热阻测试:评估材料或结构阻碍热量传递的能力,包含接触热阻与本体热阻。具体参数:测试精度±0.5℃/W,支持单/多层结构热阻分离测量。
对流换热系数测试:通过控制流体流动状态测定表面对流换热能力。具体参数:风速范围0.1~20m/s,流体温度5~150℃,测量不确定度≤5%。
辐射发射率测试:采用红外光谱法测量材料表面热辐射能力与黑体辐射的比值。具体参数:波长范围2~20μm,分辨率0.1μm,测试角度0°~60°可调。
相变材料熔点测试:通过差热分析确定材料相变过程的特征温度。具体参数:温度范围-150℃至800℃,升温速率0.1~20℃/min,峰温检测精度±0.5℃。
散热系统热阻测试:针对液冷/风冷系统整体评估热量排出能力。具体参数:系统功率范围100W~10kW,冷却介质流量0.1~10L/min,热阻测量范围0.01~10℃/W。
电子器件结温测试:非接触式测量半导体器件PN结工作温度。具体参数:响应时间≤1ms,温度分辨率0.1℃,适用封装类型包括QFP、BGA、COB。
电池热失控临界温度测试:监测电池在滥用条件下的温度突变点。具体参数:采样频率10Hz,温度范围25~300℃,触发条件可设电压降≥5mV/min或温升速率≥10℃/min。
绝缘材料击穿温度测试:测定材料在高温下的电气绝缘失效温度。具体参数:升温速率5℃/min,电压保持1kV/mm,失效判定依据漏电流≥1μA。
检测范围
半导体芯片封装材料:用于CPU、GPU等集成电路的环氧模塑料、陶瓷基板,需评估其热传导对芯片散热的影响。
锂电池电解液:液态及固态电解质材料,需测试其比热容与热稳定性以保障电池安全。
LED散热基板:铜/铝基覆铜板、金刚石散热片,需测定热导率与热膨胀系数匹配性。
数据中心液冷系统:冷板、循环管路、冷却液,需验证对流换热效率与系统热阻。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芯、模组、冷却管路,需评估热失控传播风险与均温性。
相变储能材料:石蜡基、水合盐类储能介质,需测试相变焓与温度稳定性。
空调换热器翅片:铝制或铜制翅片,需测定表面传热系数与流动阻力。
光伏组件背板:PET、含氟聚合物背板,需评估高温下的热收缩率与绝缘性能。
航空发动机隔热涂层:陶瓷基、金属基涂层,需测试高温热导率与抗热震性。
电子设备散热硅脂:有机硅、陶瓷基导热界面材料,需测定热阻与长期可靠性。
检测标准
ASTM E1461-2019:使用闪光法测定热扩散率和热导率的国际标准。
ISO 22007-2:2015:塑料及相关材料热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的测试方法。
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热失控测试)。
ASTM D5470-2017:薄的热导性固体电绝缘材料热阻(热导率)的测试方法(导热硅胶)。
ISO 18232:2017:电子电气产品用散热材料的热性能测试方法(结温测量)。
GB/T 24539-2021:防护服装 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热阻与辐射防护综合评估)。
ASTM C177-2013: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标准测试方法(护热平板法)。
IEC 61446:2007:地面用光伏组件电性能测试方法(热斑温度测试)。
GB/T 13475-2008: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检测仪器
激光闪射热导率测试仪:采用脉冲激光加热样品背面,红外探测器测量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用于快速测定材料热扩散率和热导率,支持-196℃至1000℃宽温域测试。
差示扫描量热仪:通过测量样品与参比物间的热量差随温度变化,分析材料相变过程的热效应,温度精度±0.1℃,热流分辨率0.1mW。
红外热像仪:基于红外辐射原理非接触式采集物体表面温度分布,像素分辨率640×480,温度灵敏度≤0.03℃,支持实时温度场可视化。
热阻测试系统:采用稳态热流法,通过加热源与温度传感器同步测量多层结构的热阻,支持脉冲加热与恒定功率两种模式,热阻测量范围0.01~100℃/W。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轴承电腐蚀诊断检测
下一篇:电磁干扰屏蔽效能验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