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原料毒理评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01  

化妆品原料毒理评估检测涉及系统性毒性测试,确保原料安全使用。关键检测项目包括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致敏性、遗传毒性等,遵循国际标准如OECD指南和GB标准,使用精密仪器进行客观分析,涵盖多种原料类型和应用领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急性口服毒性:评估原料经口摄入后的急性毒性效应,参数包括半数致死量(LD50)值。

皮肤刺激性:测试原料对皮肤的直接刺激作用,参数包括红斑和水肿评分。

眼刺激性:评估原料对眼睛的刺激程度,参数包括角膜浑浊和虹膜损伤指数。

皮肤致敏性:检测原料是否引起过敏反应,参数包括致敏率和激发反应评分。

遗传毒性:评估原料对DNA的损伤潜力,参数包括突变频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重复剂量毒性:研究长期暴露下的毒性效应,参数包括体重变化和器官重量比。

光毒性:测试原料在紫外线照射下的毒性,参数包括细胞存活率和光刺激指数。

生殖毒性:评估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参数包括生育指数和胚胎发育指标。

致癌性:检测潜在致癌风险,参数包括肿瘤发生率和潜伏期。

毒代动力学:研究原料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参数包括血浆浓度曲线和清除率。

检测范围

表面活性剂:用于清洁和乳化产品的起泡成分。

防腐剂:防止微生物生长的添加剂。

色素:提供化妆品颜色的着色剂。

香精:赋予产品香气的芳香成分。

抗氧化剂:防止氧化变质的稳定剂。

乳化剂:帮助油和水混合的剂型成分。

增稠剂:调节产品粘度的流变改性剂。

防晒剂: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防护成分。

保湿剂:保持皮肤水分的润湿剂。

活性成分:具有特定生物功效的化合物。

检测标准

OECD 401:急性口服毒性测试指南。

OECD 404: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测试方法。

OECD 405: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测试程序。

OECD 406:皮肤致敏性测试标准。

OECD 471:细菌反向突变试验指南。

ISO 10993-10:医疗器械刺激性和敏感性评估。

GB/T 7917.2:化妆品安全技术标准急性口服毒性测试方法。

GB/T 16886.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ISO 11930:化妆品微生物学抗菌保护评估。

GB/T 27825:化学品皮肤过敏性测试方法。

检测仪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分离和定量化学成分,功能包括检测代谢产物和杂质。

细胞毒性测试系统:评估细胞存活和增殖,功能包括进行MTT assay和细胞计数。

动物实验设备:进行体内毒性测试,功能包括行为观察和生理参数记录。

显微镜:观察细胞和组织形态变化,功能包括图像采集和分析。

光谱仪:分析物质结构和浓度,功能包括紫外-可见吸收测量。

离心机:分离样品中的成分,功能包括沉淀细胞和颗粒物

培养箱:维持细胞或微生物生长环境,功能包括温度湿度控制。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特性和数量,功能包括细胞周期检测和表型分析。

PCR仪:进行基因扩增和表达分析,功能包括DNA定量。

酶标仪:测量吸光度用于生化 assays,功能包括ELISA和蛋白检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